女性只有在哺乳期分泌乳汁,这是乳房最基本的生理功能,而在非哺乳期,女性乳头不应该有溢液。其实50~80%的女性在一生当中都曾经有过乳头溢液,这些数据还有可能被低估,因为有些患者直到出现血性溢液或者溢液影响到日常生活与社交才来就诊。对于患者来说,乳头溢液会带来一定的不便和担忧,尤其会担忧自己是否得了肿瘤,甚至是乳腺癌。在临床上,主要是要区分乳头溢液的原因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是良性病变还是乳腺癌?然后医生会再根据结果做出干预的决定。下面就为大家解密一下乳头溢液的前因后果。

什么是乳头溢液?乳头溢液等于乳腺癌吗?——解密乳房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

乳头溢液是什么?

乳头溢液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乳头溢液是指非妊娠非哺乳期乳头自主或经触碰挤压后排出液体的异常现象。自发性乳头溢液并不少见。它的发现频率仅次于乳房肿块与乳房疼痛,位列乳腺常见问题的前三名,约占乳腺专科门诊患者的5%。它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炎症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

什么是乳头溢液?乳头溢液等于乳腺癌吗?——解密乳房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

从解剖学上讲,乳房中腺泡的分泌物从小乳管汇集到乳管,乳管开口于乳头,每个乳头又有许多输乳管的开口,分泌物由此途径排出。 乳腺导管内一旦有肿瘤、炎症、导管扩张等疾病的刺激,就会引起腺泡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会潴留在导管内,最终由乳头排出,这样就形成了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的发病

原因有哪些呢?

乳头溢液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乳头液通常与人体内分泌变化有关。分娩后,雌、孕激素迅速下降,而泌乳素持续升高,乳房就会排出乳汁。在非哺乳期,这些激素的异常也会导致生理性乳头溢液。溢液可以发生在终止哺乳后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是双侧多孔发生。药物作用也是乳头溢液的常见原因,如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甲氧氯普胺、抗抑郁药、镇痛药物的作用等。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不适当的按摩、性刺激也会造成少量溢液。生理性溢液往往是双侧多孔,溢液量可多可少,需要挤压才能溢出,颜色大多为水样、稀薄乳汁样。

那么病理性乳头溢液呢,病因就相对复杂。首先是乳腺导管扩张症。它是一种乳腺良性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溢液多为浆液性或清水样。第二是乳腺增生性疾病引起的溢液,多为黄绿色或无色浆液样。第三是乳腺肿瘤性疾病,如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癌,可能导致血性溢液。第四是乳腺炎症疾病,多见于导管炎、乳腺炎、乳腺脓肿等。第五是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腺垂体瘤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对患者生活

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心理影响,乳头溢液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第二是生活质量下降,持续的乳头溢液可能污染衣物,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第三是健康隐患,乳头溢液可能是某种潜在乳腺疾病的征兆,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延误病情,影响患者健康。

乳头溢液的临床表现

有哪些呢?

常见乳头溢液的颜色有:

(1) 水样:无色透明的,像清水样。

(2) 浆液性:可以呈淡黄色和黄色。

(3) 乳汁样。

(4) 脓性:一般为黄稠样。

(5) 血性:可以是咖啡色、鲜红色、暗红色、褐色的。

水样溢液多为乳腺增生症和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等。浆液性溢液多为良性病变,乳汁样溢液多为生理性,也可见于高泌乳素血症。脓性溢液多为乳腺炎性疾病所致。血性溢液多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癌等疾病所致。另外, 乳头溢液可能会伴随疼痛、肿块、皮肤改变等表现。

乳头溢液的检查手段

有哪些?

常见的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乳管内窥镜简称乳管镜检查以及手术活检。

其中体格检查主要是观察乳房外观,检查乳房有无肿块及压痛,轻轻挤压乳晕周围,观察溢液是单孔还是多孔、溢液量、颜色和性状等等,以辨别是真性溢液还是假性溢液。假性溢液常见于乳头凹陷者,由于乳头表皮脱落细胞积存于凹陷处,引起少量似豆腐渣样液体渗出,时有臭味。一旦拉出凹陷乳头,保持局部清洁,溢液即会消失。

什么是乳头溢液?乳头溢液等于乳腺癌吗?——解密乳房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

除体格检查外的其他检查方式均需专业医师借助专业医学器械进行检查。实验室检查有乳头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有乳腺钼靶、超声检查和乳导管造影,还有乳管内窥镜简称乳管镜检查。

对于自发性、单个导管、持续性(乳头溢液超过每周两次)、血性溢液的患者,还是建议做导管造影或乳管镜检查,统计发现单侧乳孔血性溢液80%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约20%为乳腺癌。

什么是乳头溢液?乳头溢液等于乳腺癌吗?——解密乳房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

总之乳头溢液病因复杂,可能牵扯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医生会建议做多项检查。 需要强调的是,乳头溢液并不等于乳腺癌,不用如临大敌。

吴斌

天津市健康科普

专家库成员

天津市滨海新区

塘沽妇产医院

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本文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

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

编辑:孟凡锦

校对: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