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上坪寨乡八寨村,忙碌了一整天家务的苗家绣娘杨丽莙,摊开了长长的布条,用细小的蜡刀继续昨天的工程。今天,耗时近10个月的作品——《九天和鸣·百鸟归心》天然彩色蜡画壁挂圆满完工。
制作蜡画壁挂。
一点一滴一勾画,一笔一划一思考,杨丽莙认真的样子,让你无法与她家庭主妇的角色联系起来。今年元旦节开始,在丈夫何易隆的精心策划和具体指导下,夫妻二人在这块长62.5厘米、通宽512厘米的白纱布上,按照出土于贵州省斯拉河畔的中国考古界首批彩染实物、国家一级文物的苗族宋代彩色蜡染鸟纹百褶裙纹样,开始了创作。
《九天和鸣·百鸟归心》蜡画壁挂。
这件作品采用苗族蜡画传统技法,所有色调均从当地植物中提取。图案上天清气朗、惠风和畅,彩色雌雄奇异鸟恰似只只凤凰,翩翩起舞,百鸟齐飞紧随其后,山川河流、藤树相依代表着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花草丰茂、鱼虾翻跃、百鸟齐飞,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制作蜡画壁挂。
1987年,在贵州省斯拉河畔的桃花棺材洞,出土了中国考古界首批彩染实物、国家一级文物、宋代苗族彩色蜡染鸟纹百褶裙。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代彩染实物的空白,更为震撼的是,其染色技术在业界一直被誉为“不可逾越的巅峰”。
《九天和鸣·百鸟归心》蜡画壁挂。
从1999年开始,何易隆一直不间断地搜集该文物的相关资料、并深入文物出土地采访、反复前往贵州省博物馆参观学习,与专家进行交流探讨。历时26年,多次进行工艺实验、传承对比解读后,何易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对这一件宋代苗族彩色蜡染鸟纹百褶裙进行原尺寸、原形制、原工艺、原纹样、原色彩仿制,同时进行象征时代的彩色蜡画壁挂创作以及相关文创作品研发。
《九天和鸣·百鸟归心》蜡画壁挂。
何易隆介绍:“26年的反复研究,这件天然彩色蜡画壁挂终于完工,取名《九天和鸣·百鸟归心》,是对未来越来越美好的生活的无限憧憬。”(图/文 熊江、李奕峰、梁超、邓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