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拿出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对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动手,不仅实施全球资产冻结,还在10月1日让阿姆斯特丹企业法庭未开庭就暂停了中方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把99%的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荷兰官方说这是为了“国家安全”和“纠正管理缺陷”,可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这事儿发生在美国商务部升级对华半导体“穿透性规则”的第二天,分明是跟着美国的节奏在打压中国半导体企业,美国一声令下,荷兰这条“大鱼”就急着冒头表忠心。

面对荷兰这手不讲理的操作,中国没给对方留太多反应时间。荷兰行动曝光才三天,中国商务部就发布公告,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明确禁止它在中国的公司及其分销商,出口在中国境内制造的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重点就盯着安世半导体在东莞的封装和测试工厂——要知道这家工厂占地8万平方米,承担着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量,而整个安世半导体70%的产能都在中国,荷兰本土那点产能根本不够看。荷兰自以为抢了总部控制权就占了便宜,却忘了安世半导体的命脉早被中国攥在手里,这波反制直接掐住了对方的七寸。

美国一声令下,“大鱼”全冒头!中国对荷兰反制,效果很明显,东莞封装厂断供,让欧美客户坐不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1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中方是否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时,建议记者向主管部门了解具体问题,但也着重强调,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针对特定国家企业搞歧视性做法,有关国家该切实遵守市场原则,别把经贸问题政治化,中国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绝不会动摇。这番表态既留了沟通空间,也把态度摆得明明白白,不会任由其他国家随意破坏规则。

反制的效果来得比预想中更快更明显。安世半导体赶紧启动危机应对机制,对外宣称会全力和中国政府部门沟通争取豁免,可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从10月10日开始,安世半导体相关产品就出现了市场抢购、报价暂停的情况,谁都怕后续供应彻底断档。更慌的是那些欧美客户,安世半导体可不是小公司,它是全球前三大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企业,2023年营收就有32亿欧元,年出货量超过1100亿件,苹果、特斯拉、大众、宝马这些巨头都指着它供货。

美国一声令下,“大鱼”全冒头!中国对荷兰反制,效果很明显,东莞封装厂断供,让欧美客户坐不住

现在东莞封装厂一断供,这些欧美企业直接傻了眼。特斯拉的电动车生产线要是缺了安世的芯片,很可能就得放缓节奏;苹果的产品也面临零部件短缺的风险,原本的生产计划全被打乱。这些平时里看似风光的跨国企业,这会儿只能干等着芯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再着急也没用,谁让他们背后的国家先破坏了供应链的稳定。

安世半导体这事儿,本质上是中美欧科技博弈的一个缩影。这些年美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就没停过,从华为、中兴到现在的安世半导体,中国科技企业屡屡成为目标。美国一边喊着“公平竞争”,一边却拉着盟友搞小圈子,逼其他国家选边站,荷兰这次的操作就是典型的例子。可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样子了,这次三天就打出精准反制,就是要让荷兰和其他西方国家明白,规则不是单向的,想靠着美国的指令就随意欺负中国企业,必然要付出代价。

美国一声令下,“大鱼”全冒头!中国对荷兰反制,效果很明显,东莞封装厂断供,让欧美客户坐不住

全球芯片产业链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荷兰和美国只顾着打压中国,却忘了自己的企业也深度依赖这条供应链。安世半导体的年出货量超过1100亿件,它的供应链一波动,上下游产业都会被波及。中国从来都不希望撕裂和荷兰乃至欧盟的经济关系,也欢迎真正的公平竞争,但前提是对方得尊重规则,别拿着“国家安全”当幌子,干着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的事。要是继续这么任性下去,最后只会让全球供应链陷入更深的危机,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中国这次的反制,不只是为了维护安世半导体和闻泰科技的权益,更是在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发声。那些跟着美国冒头的“大鱼”,该好好想想自己的行为到底会带来什么后果,别等真的伤到自己,才后悔当初不该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