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乌冲突的风向变得越来越微妙,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一番狠话,直接给还在硬撑的乌克兰浇了盆冷水,就连一直态度强硬的泽连斯基,也开始松口谈谈判了。这背后的一连串变化,让不少人都在琢磨:难道这场打了好几年的冲突,真的要迎来转折点了?
卢卡申科可不是随便吓唬人,他直接给乌克兰发了“亡国级”警告:再不和俄罗斯坐下来谈判,乌克兰可能就保不住作为一个国家的资格了。他每天都在盯着前线战况,很清楚俄军还在稳步推进,乌克兰的处境早就没那么乐观。
更戳心的是,他点破了西方的真实心态——那些平时喊着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国家,根本不会一直陪着耗下去,等乌克兰的资源被榨干,谁也不会真的管他们的死活。这话一点不假,现在美国的新援助法案卡在国会过不了,德国的坦克迟迟不交付,法国也悄悄缩减了财政支持,乌克兰为了拿到点武器,只能把稀土、钛矿这些战略资源拿去换,等于把国家未来的命脉都押上了。
更让乌克兰坐不住的是,卢卡申科还提到了领土分裂的风险。他说要是乌克兰撑不下去,不光东部地区可能彻底脱离,西边的波兰、匈牙利这些邻国,说不定也会趁乱瓜分西部领土。历史上东欧各国在领土问题上就有不少旧怨,边境地区的民族、宗教情况又复杂,一旦乌克兰国力崩溃,这些潜在的矛盾很可能瞬间爆发。更狠的是,白俄罗斯还要建第二座核电站,专门给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这些俄控区供电,这等于从能源上把乌东和基辅彻底切开,让这些地区的“分裂状态”变得更稳固。
就在卢卡申科发声的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抛出了“双重信号”。他一边暗示如果泽连斯基“懂事”,可能会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大杀器,一边又嘲讽泽连斯基别再幻想胜利,赶紧谈判才是正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特朗普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盘:促成停火既能捞个“和平缔造者”的名声,帮自己竞选,还能给美国军火商开拓市场,简直一举多得。
这一逼一诱之下,泽连斯基果然扛不住了。在卢卡申科警告后的第三天,乌克兰就宣布成立高级谈判代表团,之前的强硬立场彻底松动。10月19日,泽连斯基更是明确表示,愿意参加特朗普和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晤,也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只要能接近和平,什么形式都可以。不过他还是嘴硬了一下,说和谈可以,但不会对俄罗斯让步,得按照现在的接触线停火。
其实泽连斯基的转变,本质上还是因为乌克兰实在耗不起了。反观俄罗斯,虽然国内也面临油价飙升、炼油厂停工、油气收入下滑的问题,但在战场上一直保持推进态势,西方智库评估他们已经控制了超过3500平方公里的新增领土,还在加紧研发新型防空导弹应对偷袭。而乌克兰这边,反攻没什么效果,外援越缩越少,长期冲突不光耗光了武器,还搞垮了经济,磨没了民众的信心,再硬撑下去,真有可能落到卢卡申科警告的“国家不复存在”的地步。
现在欧盟内部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直接放话,不支持对俄罗斯的第19轮制裁,还呼吁本国企业提前准备恢复和俄罗斯的商业关系。他直言欧盟整天盯着援助乌克兰,却忽视了自己的经济竞争力,高能源价格和汽车工业的困境都没人管,再这么下去,斯洛伐克的产品都没法出口了。要知道,斯洛伐克一直依赖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在他们看来,欧盟非要淘汰俄能源的做法,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到底,这场冲突里没有真正的赢家。卢卡申科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揭开了残酷的现实:乌克兰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是怎么收复失地,而是怎么保住国家的完整。特朗普和普京即将举行的会晤,或许会成为推动停火的关键。虽然“战斧”导弹这样的武器可能会给局势带来一些波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乌克兰既没有足够的发射能力,美国也拿不出多少导弹,想靠单一武器扭转战局根本不现实。
接下来的日子里,俄乌很可能会进入“边打边谈”的模式。谈判桌上的让步肯定会很痛苦,但比起国家被瓜分、彻底消失的结局,这已经是最现实的选择。要是泽连斯基还拎不清,继续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乌克兰的未来,真的可能要面临更糟糕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