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彦宗
流浪猫散见各处,其“等级”也不一样。其中,活得最滋润的当数高校流浪猫,它们会被大学生喂养照顾,成为校园一景。
云南大学流浪猫“小橘子”是一只橘猫,日前在校园道路上睡觉时,被正在云大拍戏的《红舞鞋》剧组车辆碾死。事后,该剧组发布了致歉声明,主要有三个内容:肇事司机引咎辞职,设立云大流浪猫关爱资金,承诺后续拍摄建立有效的动物保护机制,对拍摄区域预先排查。

在国内外的剧组拍摄经历中,向来有保护参演马匹、猫狗等动物的成文或不成文规定,在涉及杀死动物的镜头上,也都不是真杀死,而是用摄影手段来完成,以假当真。若因不慎拍摄造成参演动物死亡的,会受到动保人士的猛烈批评。动保原则成为正规剧组谨慎行事的依据之一。
《红舞鞋》剧组在云大碾死流浪猫,涉及到的动保问题从剧组内部延伸到外部环境,虽然动保范畴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剧组拍摄应当对包括流浪猫在内的周围环境保持敬畏,不破坏,不伤害。即使必须改动环境,也得小心从事,避免可能的一切危害,防止剧组成为危险源头。
有云大学生指出,压死“小橘子”的地方是云大的步行道,道口有石墩子隔离,但剧组搬开了石墩子,在步行道上行车,最终制造了本次路杀。如果此言属实,剧组要为路杀流浪猫负责,是无可置疑的,但同时也暴露云大校方在管理剧组上流于形式,缺乏责任心与相应机制,如果受伤害的不是流浪猫而是人呢?
云大爱护流浪猫的同学谴责剧组野蛮行为,并与社会上的动保人士呼应,历数《红舞鞋》剧组的种种“罪过”,比如前期招聘学生群演时苛刻对待学生,不仅给的工资很低,还辱骂学生、破坏学生财物等。如果这些控诉也属实,就能明显看到校方和剧组之间的权责空悬,让学生与流浪猫都沦为本次拍摄的某种“代价”,只谴责剧组怕是不够的。

撞死流浪猫的是剧组司机不假,可司机能在云大校园里行车到哪一块,很可能是剧组指定,而剧组在云大拍摄场地的安排,肯定离不开校方的授权。出事后开除司机,当然是为了平息众怒,可如果司机只是听命于雇主,那他“引咎辞职”也只是当了替罪羊,剧组和校方不该因司机去职而免受责难。
《红舞鞋》剧组在云大的戏还没拍完,也害怕压死流浪猫一事会影响将来的风评,这可能是它“服软”的根本原因。至于“输诚”的措施,比如设立“小橘子”命名的基金保护小动物,如果缺乏精准问责,在学生们看来不过是平事的好听话。而若要平衡剧组与学生之间的诉求,校方再也不能袖手旁观。
若如学生所说,剧组搬动隔离石墩子,将步行道改成有隐患的行车道,无论云大知不知情,都暴露校方的安全意识低下。前阵子,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发生车祸致死案,再明显不过地证明校园行车的风险巨大,云大校方对剧组在校园内的活动隐患,应该要有预判与防范。被压死的流浪猫是一个提醒,云大必须主动负起校方安全责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