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3日,A股早盘弱势下探,午后企稳回升,三大股指尾盘悉数翻红;港股午后亦拉升,恒生指数一度涨超1%。
具体来看,两市主要股指早盘震荡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超1%,科创50指数一度跌超2%,午后均发力拉升,沪指重返3900点上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22%报3922.41点,深证成指涨0.22%报13025.45点,创业板指微涨0.09%报3062.16点,上证50指数涨0.56%,科创50指数跌幅收窄至0.3%。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6609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近300亿元。
场内近3000股飘红,煤炭板块再度爆发,大有能源近10日斩获9板,陕西黑猫、山西焦化、云煤能源等涨停;券商板块拉升,哈投股份、国信证券领涨;传媒板块活跃,荣信文化、海看股份、幸福蓝海等涨停;深圳国资概念强势,特发信息(维权)、深赛格、深物业A等涨停;量子科技概念尾盘崛起,科大国创、达华智能(维权)等尾盘直线拉升涨停;此外,农心科技、德美化工等多股尾盘亦直线拉升涨停。
港股方面,截至收盘,李宁涨超6%,中国宏桥、金沙中国有限公司、美团等涨超4%;泡泡玛特大跌超9%,华虹半导体跌超4%。
多股尾盘直线拉升 量子科技概念飙升
量子科技概念尾盘大幅拉升,科大国创、达华智能、神州信息、迪普科技等均在5分钟内拉升约10%,截至收盘,科大国创20%涨停,达华智能、神州信息、格尔软件等亦涨停,迪普科技涨超14%,盘中一度触及涨停,国盾量子涨超9%。
消息面上,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团队近日在光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现网实验,传输速率超过10Tb/s。这一成果已获得国际期刊《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正式收录,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国际认可。此外,近日,由国盾量子主导研发的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宣布实现量产,在探测效率和噪声控制等多项关键指标上刷新了世界纪录。
中信证券指出,以“祖冲之三号”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保持世界领先,同时国盾量子等企业在产业化应用、核心硬件取得关键进展。全球量子竞赛加速,2024年以来,量子信息作为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量子科技”直接定义为需要培育的“未来产业”,预计后续会有一系列更加具体的政策跟进。国内外来看,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均有所加速,建议关注量子信息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除了量子科技概念股以外,还有多只A股临近尾盘出现异动,股价直线拉升。
辰光医疗盘中一度涨超23%,收盘涨幅有所回落。
平潭发展尾盘直线拉升涨停。
农心科技直线拉升涨停。
德美化工直线拉升涨停。
煤炭板块爆发
煤炭板块盘中大幅走高,个股掀涨停潮。截至收盘,陕西黑猫、山西焦化、云煤能源、上海能源、郑州煤电、大有能源等均涨停。值得注意的是,大有能源近10个交易日已斩获9个涨停板,累计涨近150%。
近日,我国自北向南将先后迎来“速冻式”降温。北方东北、华北等地区冬储补库已提前启动,南北双重补库需求形成共振。此外,进入10月,煤炭主产地连续异常秋雨,晋陕蒙主产区限产政策持续深化,叠加11月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临近,此外,生态环保督查力度同步加大,进一步强化了产地供应的刚性约束。
国元国际指出,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煤炭供应将受到一定抑制,而需求端在冬季供暖和工业旺季的双重推动下将有所增长,供需关系有望从“结构性过剩”逐步转向“紧平衡”。动力煤方面,近期超产核查,严安全及大秦线检修等因素共同制约供给释放,叠加“大寒潮”冷冬预期增强,短期煤价有望持续上涨。焦煤方面,监管政策下焦煤供给延续偏紧,旺季期间铁水产量仍处于高位,叠加部分钢厂及焦化厂原料煤库存水平偏低,短期焦煤价格仍有支撑,以稳为主。
山西证券亦表示,看好四季度煤炭板块投资机会,煤炭弹性品种排序靠前。四季度业绩或好于三季度,板块具备配置价值。迎峰度夏期间,煤价超预期上涨,但长协倒挂表观解除后,仍有部分长协比例未能兑现,因此销量修复或将持续至四季度。随着“反内卷”相关政策落地,四季度国内煤炭供应增量预期有限,煤价向下有所支撑。而四季度迎峰度冬,需求可期,预计均价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环比修复。当前板块整体估值已经较低,近期市场风格切换需求提升,煤炭具备补涨动力,板块逢低可增配,优选弹性品种。
深圳国资概念活跃
深圳国资概念盘中集体大涨,截至收盘,建科院20%涨停,特发信息、深赛格、深物业A、特力A、深纺织A等均涨停。
消息面上,22日,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辖区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落地一批行业示范案例。加快打造并购基金矩阵,培育集聚优秀并购基金管理人,带动社会资本形成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带动重点产业链协同并购,构建完备产业链并购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