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
IROS 2025“桃源”
真实机器人学习挑战赛——
Manipulation操作挑战赛中
荣耀机器人团队
从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
南洋理工大学(NT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
全球100多支顶尖队伍中
脱颖而出
以任务操作成功率
领先第二名超30个百分点的
大幅优势夺冠
成绩更载入该赛道标杆记录

一小时极限实战
展现“开箱即用”超强实力
IROS(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会议)是全球机器人领域两大顶级会议之一,其核心赛事汇聚了全球顶尖科研力量,是检验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实力的核心赛场,更是行业焦点。
在比赛中,要求机器人在开放场景中,听懂自然语言指令,完成抓取、分类、堆叠等复杂操作,直面从“仿真”到“真机”的行业难题。

荣耀团队在操作挑战赛中,凭借“仿真预训练+真机轻量化微调”的路径,攻克了“仿真到真机水土不服”和“泛化能力不足”两大行业难题。
荣耀团队的机器人
在1小时线下决赛中
全程稳定运行
展现出“开箱即用”的
超强实力

机器人热潮
从赛场到街头的生活革命
事实上
机器人技术落地的步伐
已在现实场景中清晰显现
近期开业的
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
就将具身智能技术转化为
生动可感的消费体验
开业当天,门店外的“千手观音机器人”凭借精准的协同动作控制,完成了多机械臂同步舞蹈表演,展现空间定位与动作协调能力;


机器狗更化身“传统文化使者”,表演了灵动的舞狮节目,其灵活的关节运动与环境适应能力,正是荣耀跨本体迁移技术的生活化应用。
除了门店场景的展示
在城市环卫
公共交通出行
生活服务等领域
机器人更是一位深度融入
深圳人日常生活的“伙伴”
在香蜜公园,玉树智能的清扫机器人已经工作了近三年,构建起“清扫机器人+无人机+云平台”的立体化网络,实现从“人扫马路”到“机器织网”的转变。

在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一款北极燕鸥卡通形象的机器人曾自主搭乘地铁,为站内便利店配送货物,解决了地铁商铺长期面临的配送难题。


深圳机器人产值
突破2000亿元!
机器人应用的普及背后
是机器人产业在深圳的
蓬勃发展
今年4月24日,深圳先进院联合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发布的《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机器人企业数量达7.4万家,同比增长39.64%;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201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2.58%。
这一增速,略高于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5%的增速。(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
从企业数量看
2024年深圳新增机器人企业达14534家,同比增长39.64%,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
非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以56.25%的比例,超过了工业机器人企业。
从全球视野看
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200亿美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智能机器人消费国,贡献了全球近40%的市场增长,整体市场占比超30%,年增长率稳定在25%以上。
成为机器人产业沃土
深圳何以能?
机器人产业
在深圳所迸发的蓬勃生机
离不开这里独特的创新土壤
近年来,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24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5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3%,连续3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
深圳机器人产业一路向上的背后,还有强大的产业链、制造链。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毕亚雷认为,深圳品类全、响应快、韧性强的产业链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培厚创新沃土。
此外,深圳推出超高“含金量”的系列政策,大力推进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政府部门每年发放5亿元“训力券”、1亿元“模型券”、5000万元“语料券”,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
福田魅力何在?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在机器人产业布局上展现出独特优势。今年以来,福田多次举办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展示出其抢占机器人行业发展制高点的决心。鉴于自身优势, 福田瞄准“金融+科技”战略,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出台专项政策,构建了覆盖研发补贴、空间保障、场景扩展、人才支撑等方面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
产业生态集聚了中煤科工机器人、大象机器人等企业;
建成可调度规模超17000P的3个本地算力资源中心和2个算力调度平台,算力规模居全市首位;
落地全国首个Agent驱动的AI设计平台、全国首个政务大模型、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等多个“首个”应用示范。

从工业生产到各大展会现场
从地铁站、街道、公园
到工作、生活、家庭服务场景
机器人产业
正朝着更加智能化
普及化的方向迈进
福田也将为推动
深圳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持续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