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据悉,本届大会定于11月3日至11月5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以“侨聚智慧,智启未来”为主题,构建“1+8+6”立体化活动架构,致力于打造一个立足北京、联通全球的高能级侨界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国际高端人才、前沿科技与首都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北京市侨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登新介绍,2025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将紧密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两区”建设任务,引导全球侨界优质资源向首都集聚,推动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侨界创新成果在京落地转化,为培育壮大首都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侨动力”。大会将聚焦构建立体化服务对接平台、全链条项目落地平台、前瞻性赋能发展平台和开放式侨智荟萃平台四大核心功能平台,确保侨智侨力“引得进、接得住、用得好、发展优”。
首都侨智侨力资源丰富,如何有效衔接侨智资源与首都发展需求,是侨智大会要重点考虑和破解的关键课题。
李登新表示,本届大会重点突出“三个精准对接”:
一是产业赛道精准对接,促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优质企业与国内各方面科技创新主体共话前沿科技成果。
二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精准对接,广泛链接海外高新人才与前沿项目,设置“一带一路助企出海”专场。
三是短期活动与长效服务精准对接,着力推动联络服务、侨资侨智对接等工作向平台化、常态化、机制化方向发展。
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石威介绍,作为大会举办地,北京经开区不仅是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高水平人才集聚地,更是首都创新创业投资热土和海外侨界国际交流舞台。近年来,经开区立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战略定位,聚力发展集成电路、信创、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国家战略任务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典范区,以北京1.37%的土地贡献了近4成的工业增加值。
2025年上半年,区域生产总值增长12.3%,工业总产值增长15.6%,在国家级经开区中增速第一。现有人才总量达40万人,每年保持8%以上增长率,人才贡献率达69%,人均GDP、万人发明专利等指标全市领先。汇聚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0万家市场主体,外商投资企业超1530家。石威表示,经开区将充分发挥“六区政策合一”的叠加优势,为侨资企业在市场准入、跨境贸易、研发补贴等方面提供更高效便利的通道支持;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为依托,搭建侨智对接平台,推动海外创新项目与本地龙头企业精准匹配、加速落地。同时,借助首都侨智发展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国际生物医药创新论坛等国际化会展平台,为侨商侨资提供项目洽谈、技术展示的高端平台,让更多侨智项目在北京经开区实现从“相识”到“相融”、从“合作”到“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