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度与韩国的防务合作逐渐升温,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印度官员近日表示,印度海军“萨亚德里”号护卫舰已抵达韩国釜山军港,参加两国海军首次举行的双边联合演习。
那么,此次印韩海上联演有何特点?
象征意味突出

资料图:印度“布拉莫斯”反舰导弹(来源:参考消息)
据报道,在联演的海上阶段,印度与韩国分别派出“萨亚德里”号护卫舰和“庆南”号护卫舰,共同开展战术机动、通信协同等核心科目的演练。军事观察员崔轶亮认为,此次印韩海上联演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崔轶亮:印度派出的是一艘国产“什瓦里克”级护卫舰,该舰于2012年左右服役,排水量约5000吨,装备有印度知名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韩国方面则派出了一艘国产“大邱”级护卫舰,该舰于2021年左右服役,排水量约3000吨,具备反潜、反舰及防空等能力。两艘护卫舰的设计与性能均属中规中矩。此次联合演习的核心科目是战术机动与通信协同,两者均属于基础科目,操作难度较低、合作层面较浅。总体来看,此次印韩海上联演可谓“雷声大,雨点小”,无论是参演兵力规模还是演练科目设置都乏善可陈。此次海上协同行动更多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
联演背景微妙

资料图:印度“萨亚德里”号护卫舰抵达韩国(来源:澎湃新闻)
崔轶亮进一步分析指出,尽管此次印韩海上联演看似属于浅层合作,但为未来两国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海上互动奠定了基础。
崔轶亮:印韩两国举行海上联演的深层动因在于双方存在战略交集,具备合作需求与空间。从印度方面来看,印度长期致力于强化在印太方向的海上力量存在。据印度媒体报道,此次联演的背景是印度海军正加强对南海及印太区域的作战部署。“萨亚德里”号护卫舰在与韩国进行联演前后,还访问了马来西亚、越南、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并在新加坡参与了一场多国海上联合演习。从韩国方面来看,韩国对此次联演持积极态度。韩国希望加强与印度之间的各领域合作,合作范围并不局限于海上军事交流。基于上述因素,未来印韩两国此类联合演习有可能逐步走向常态化。
防务合作升温

资料图:韩国“大邱”级护卫舰(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印韩两国海军间的互动及战略伙伴关系均取得显著进展。崔轶亮观察认为,印韩两国防务合作逐渐升温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崔轶亮:第一,两国地理距离较远,不存在直接的地缘利益冲突。第二,双方在战略层面各有所需,且这种需求存在一定的契合点。第三,印度拥有广阔的国防市场需求,而韩国具备相应的技术与产品,能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随着印韩关系持续走近,可能对地区现有秩序与稳定带来一定影响,但尚不足以掀起大的“风浪”。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胡铖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