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对印度动作不断,一系列举措让美印关系愈发紧张,与此同时,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消息传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当地时间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达到50%。在此之前,特朗普就已多次放话,7月31日签署行政令,宣布8月7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短短几天,印度输美产品关税大幅提升,贸易成本急剧增加,大量印度出口企业面临严峻考验,许多依赖美国市场的印度产业可能因此遭受重创。

特朗普还不罢休,发出更狠威胁,要对所有进口芯片征收约100%的关税,半导体也被纳入其中,同时抛出诱饵,称若在美国制造则不收费。这对印度的芯片相关产业冲击巨大,印度虽是全球重要的芯片消费市场之一,但在芯片制造等高端领域依赖进口,此举让印度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飙升,未来发展规划也被打乱。

印度天塌了!特朗普下手太狠了,莫迪当机立断,美方连发三道威胁:特朗普不来印度了?

特朗普和莫迪(资料图)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将原本计划今年秋天对印度的访问当作筹码。他称,如果印度不对美国妥协,就不会访问印度。要知道,印度原本计划在今年9月或10月主办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特朗普此访意义重大,如今他以此威胁,让印度在国际战略布局方面陷入被动,印度期望通过与美国加强合作提升自身国际地位、获取更多资源的计划也受到影响。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连番施压,印度没有选择妥协。印度外交部6日发表声明,重申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等行为“不公平、不正当和不合理”,印方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保护其国家利益。声明强调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基于市场因素,是为确保自身能源安全。

印度总理莫迪也明确表态,即使付出沉重代价,也不会损害印度农民的利益。这一表态主要针对美国一直以来希望印度对其农产品开放市场的诉求,印度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在印度经济和社会稳定中占据重要地位,莫迪清楚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印度本土农业的冲击,所以坚决守住底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做出重要决定。据媒体报道,莫迪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若成行,这将是印度总理时隔7年后首次访华。实际上,印度转向早有征兆,此前恢复中印直航、放宽对中国企业的审查、时隔五年让国防部长和外长接连访华等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为莫迪此次行程铺路 。印度希望借助与中国加强合作,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同时拓展自身发展空间,保障能源等多领域安全。

印度天塌了!特朗普下手太狠了,莫迪当机立断,美方连发三道威胁:特朗普不来印度了?

莫迪(资料图)

美印之间矛盾的爆发并非偶然,有着深层次原因。从经济层面看,美国一直对印度的贸易顺差耿耿于怀,印度关税水平较高,在农业、乳业等领域拒绝给予美国关税优惠,这与美国期望打开印度市场、扩大出口的诉求相悖。美国农业协会等利益集团渴望进入印度庞大的市场,获取丰厚利润,印度的拒绝让美国大为不满。

能源方面,美国对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极为恼火。美国试图通过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在俄乌冲突中对俄罗斯施压,印度却坚持从俄罗斯进口低价石油。印度14亿人口,近9成原油依赖进口,俄罗斯石油价格优势明显,能帮助印度节省大量资金,抑制国内经济通胀,这是印度不愿放弃俄罗斯石油的关键原因。

地缘政治角度,美国虽长期拉拢印度,试图将其纳入“印太战略”,制衡中国。但印度却想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同时,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对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了质疑。他在8月4日表示:“我们共同的愿景是构建一个公平且具代表性的世界秩序,不受少数国家的主导。”

美国近期对巴基斯坦态度升温,在加密货币、矿业和石油等领域达成协议,还邀请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访白宫,这让印度深感不安。印度认为美国此举破坏了地区战略平衡,也影响了美印之间原本就脆弱的信任关系。

美印关系紧张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秩序产生诸多影响。在“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方面,该机制本是美国主导,如今美印关系破裂,让这一机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如果特朗普真的取消访印,该机制的凝聚力和行动力将大打折扣,美国借助这一机制整合印太地区盟友对抗中国的计划将遭受挫折。

印度天塌了!特朗普下手太狠了,莫迪当机立断,美方连发三道威胁:特朗普不来印度了?

印外长(资料图)

如今,美印关系在印度成了一个敏感的政治话题,大量印度公众、反对派和媒体要求政府在面对特朗普的威胁时“不要软弱”。尽管美印之间进一步谈判的大门似乎并未关闭,但对莫迪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向美国作出让步似乎很难。

对于印度而言,与美国关系恶化促使其加快外交政策调整。印度积极改善与中国关系,通过上合组织等平台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有助于提升自身在亚洲地区影响力,摆脱过度依赖美国的外交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