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企业新质生产力调研成果发布暨投资交流促进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企业报》集团主办,以“融合创新赋能未来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从理论到实践: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挖掘各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标杆实践。

医药健康领域智能化典范:好医生集团入选新质生产力标杆案例企业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委委员刘大响;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赵志国;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副书记邵红亚;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原主任朱少平,以及来自新质生产力标杆案例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科研机构等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等共计200人出席本次会议。

在本次会议上,好医生集团-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好医生医药制造智能工厂”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新质生产力标杆案例企业,成为医药健康领域智能化升级的典范。

医药健康领域智能化典范:好医生集团入选新质生产力标杆案例企业

好医生集团致力于生物医药、中医药的研发与产业化生产,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农产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始终秉承“做好人,制好药”的企业,通过智能化升级、科研创新和互联网医疗的三大创新路径,将新质生产力融入产业血脉,用科技、责任与文化的力量,诠释品牌焕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好医生集团以智能工业重塑产业格局。4年前,集团斥资8亿元在凉山州西昌市建成了好医生生物原料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推动传统制造向高端化、绿色化跨越,成为中药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典范。

据介绍,该工厂拥有452台(套)设备、25条提取生产线、6700个关键控制点位,管道总长达到120公里,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98%。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平台和系统集成,工厂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精准控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提取车间,25 条生产线通过德国西门子系统实现 6700余个关键控制点的精准管控,120 公里长的工艺管道如同 “血管” 般贯穿全厂,生产数据实时回传中央控制室,生产线自动化率达98%,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能耗降低、质量偏差下降的显著成效。

同时,好医生在生物原料环节同样展现出科技实力。好医生医药制造智能工厂的投用,标志着美洲大蠊规模化养殖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企业数字化养殖车间内,220 亿只药用美洲大蠊享受着专利配方饲料和模拟生态环境的 “五星级待遇”,温湿度、光线、细菌数量等参数通过数字系统精准调控,确保原料安全性和稳定性。全链条智能化管理,使企业核心产品好医生康复新液的生产实现了从生物养殖到制剂灌装的无缝衔接。

新工厂的建设和投产,可以达到年生产康复新液2万吨、抗感颗粒3千吨、片剂和胶囊剂500吨的产能规模,为地方贡献新增产值。同时,工厂的建设和投产将直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形成产业与民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并促进物流、配套服务业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起到支撑作用。

此外,好医生集团旗下的云南圣科药业同样是国内领先的德国精工建造的全智能化中药车间,其专业化程度、精细化程度、创新能力、技术硬实力等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构建了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智能化的核心要素,“云南省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是云南省10家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中唯一的医药工业企业。

贵州云峰药业以高度的创新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获评“国家绿色工厂”,成为智能制造标杆。山西好医生药业、沈阳清宫药业、好大夫制药、四川会理果果果业……该集团旗下各个生产企业也都纷纷加大技术研发,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水平,加速产业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努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好医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好医生集团先后建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药用美洲大蠊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技术平台,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项目100余项,拥有注册商标2000多件,有效专利近1000项,国家授权专利500多项。

好医生集团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助力国家分级诊疗计划的落地,强化基层医疗体系。好医生云医疗平台已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万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AI危急值管理、诊断指导、专家在线咨询等服务,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医生集团不仅为基层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凉山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好医生药业集团将继续加强科研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等,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为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龚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