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个较为沉重的话题。虽然这件事发生在俄罗斯军队内部,但不得不说,全世界的人都不愿意看到此类事情的发生。
事情是这样的,近期有诸多情况表明,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正同时面临着消耗战与公共卫生双重的严峻危机。主要的传播途径令人触目惊心,包括战地医院重复使用注射器、无保护的性行为以及吸毒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其数字叠加起来,清晰地勾勒出俄军当前所处的艰难困境。
美国总统特朗普引用了相关数据后,这些数据迅速在华盛顿与欧盟引发了连锁反应。美国国务院7月29号的内部简报,已经将俄军损失评估上调到了1.8万至2.2万的区间,这个数字与特朗普公开的数字基本吻合。北约情报部门也在同一天通报盟国,认为俄军夏季攻势所采取的以人力换空间的策略,导致了不可持续的伤亡速度。
乌克兰国防部8月2号更新的战报则更为尖锐。战报显示,过去24小时,前线的俄军共阵亡1010人,累计总损失达到了105万人以上,其中确认死亡人数超过了50万人。乌方还强调,所有数字均来自战场接收卫星的影像以及俄罗斯方面公开的讣告,经过交叉对比,误差范围在5%以内。不过,俄罗斯方面还没有对乌方公布的这些数字做出正式回应。
但俄罗斯一家独立媒体7月31号发布的追踪报告,从侧面印证了伤亡规模。这个机构通过遗嘱认证、保险理赔与地方报纸的讣告统计,截止7月28号,可确认俄军死亡119154人,并预计未来12个月还会新增5万人左右。而且,这些数据还不包括瓦格纳雇佣兵以及外国志愿兵等,所以实际数字可能还会比这个更高。
其实,令俄罗斯方面,特别是高层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前线卫生系统的失控。俄罗斯国家艾滋病研究中心在7月30号提交给国家杜马的一份闭门简报中承认,现役部队艾滋病感染率已由2022年的0.1%升至2024年底的2.1%,上升速度非常快,感染比例也相当高了。如果加上未筛查的灰色数字,真实的感染率或许已经逼近了3%。
这份简报还列举了四大主要原因。其一,战场上的战地输血管理混乱,导致血液安全难以保障;其二,一次性注射器短缺,使得重复使用的情况屡禁不止;其三,军纪涣散,导致同性性行为等高风险行为时有发生;其四,合成毒品泛滥,前线士兵为了缓解受伤的疼痛,纷纷选择吸毒。这些原因都直接指向了后勤与指挥系统的系统性失败。
乌克兰军情局局长布达诺夫8月2号对媒体表示,乌军无人机近期拍摄到的俄军前沿医疗点画面令人震惊。输液瓶与针头被随意重复使用,士兵在战壕内直接交换毒品和镇痛剂,这些影像已经转交给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的艾滋病规划署。
俄罗斯前线医疗崩溃带来的连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乌军南部军区8月2号通报,在扎波罗热与赫尔松方向,俄军突击群中出现了成建制遗弃伤员的现象。部分连队因指挥官担忧艾滋病扩散而拒绝接收伤员,导致战场遗弃率比6月份上升了40%。乌克兰无人机部队的指挥官告诉基辅独立报,过去一周,仅在某一个前线,就拍到12起俄军把伤员留在开阔地的案例,其中一些人身上带有明显的艾滋病晚期的症状。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8月3号的深夜发表视频讲话,直接指责俄罗斯的政权把俄罗斯年轻人扔进绞肉机,再把他们变成毒品培养皿。他表示乌方将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包含伤亡与公共卫生灾难的新证据,包括追加大规模过失杀人以及反人类罪的指控,并呼吁联合国大会召开乌克兰问题紧急特别会议。乌克兰常驻联合国代表同日也给安理会写信,要求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对俄罗斯武装部队内部严重违反人道行为的行为启动国际调查。
欧盟的对外行动署8月3日下午发布声明,对于俄罗斯伤亡及艾滋病传播规模深感震惊,宣布追加6000万欧元专项援助,用于支持乌克兰战场医疗系统,为乌克兰控制区内的艾滋病筛查及预防项目进行资助。
然而,俄罗斯方面并不认可艾滋病在部队中的扩散。俄罗斯国防部匿名消息称,前线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条件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然而,在该节目播出后,俄罗斯社交平台却流出多段俄军士兵自己拍的视频。画面显示战地医院血迹未清,针头乱丢,部分士兵手臂出现明显的卡波西肉瘤,这种肉瘤就是艾滋病的一种表现。这些视频在发布后两小时内被删除了,但已经被乌克兰网络部队存档,并提交给了国际媒体和联合国。
乌克兰卫生部长8月4号接受乌克兰《真理报》的采访时表示,如果俄方疫情在前线蔓延,乌克兰不排除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将俄罗斯列入国际公共卫生紧急关注对象。目前,这场由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仍在持续发酵,后续发展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