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把式”掩盖不了真问题

漫画:冯大美

【我该怎么办】

最近,街道领导老刘遇到了烦心事。他们街道因为办理政务服务投诉速度慢、质量差,导致群众满意率低,他也因此被点名批评。在讨论解决方案时,有人建议为了快速提高满意度,可以让自己人多向政务热线进行虚假投诉,并在回访时回复“满意”。老刘有些犹豫:这种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行得通吗?

【“纪律君”如是说】

面对群众的低满意率,不是深入查摆问题、积极有效整改,而是企图弄虚作假、蒙混过关,以假投诉假回复假数据提高考核业绩,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这种做法掩盖了工作中的真实情况和突出问题,导致问题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的真实诉求得不到回应,长此以往,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治,防止问题滋生蔓延。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二条第六项规定,工作中其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第三、四项规定,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误导、欺骗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作为街道负责政务服务投诉办理工作的领导,老刘已经因履职不力被点名批评。此时,他应该自我警醒,摒弃“应付考核”的错误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整改措施,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投诉办理效率,积极回应和处理群众诉求,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果听从了他人的错误建议,在工作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

【相关案例】

2019年上半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某街道“12345”政务热线投诉工单处置满意度在全区靠后。同年7月,该街道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副主任张某某擅自决定使用同事、亲属等人身份证办理多张手机卡,带领4名工作人员发短信至“12345”政务热线虚假投诉共136次,待投诉工单转至该中心后,张某某又办理虚假回复,并以投诉人身份评价为“满意”,以此提升工单处置满意率。张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他责任人受到相应处理。

【延伸阅读】

从“编造”故事到数据“注水”,从虚假宣传到捏造材料,这种只追求表面业绩和花哨形式,而忽视真实情况甚至掩盖失误错漏的行为作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还会导致决策失误,贻误发展机遇,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与此同时,个别主管部门“甩锅”、层层加码、过度考核等行为,也会给基层执行者带来负担和压力,进而出现“被动型”弄虚作假。因此,既要抵制“假把式”“花架子”的形式主义,又要反对脱离实际、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干事创业,关键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只有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出脚踏实地的成绩,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受益,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深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