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在西安点外卖时发现一家名为“费大爷”的辣椒炒肉店,其招牌菜名为“费大厨辣椒炒肉”,且店铺绿色logo与知名餐饮品牌“费大厨辣椒炒肉”高度相似,这一情况让不少消费者产生混淆。

“费大爷”“费大师”被误认“费大厨” 商标近似引争议

有消费者指出,该品牌不仅在Logo设计上与知名品牌高度相似,甚至直接沿用“费大厨辣椒炒肉”作为菜品名称,此事引起网友热议。

“费大爷”“费大师”被误认“费大厨” 商标近似引争议

有记者联系到“费大厨辣椒炒肉”某门店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此前曾遇到过起名为“费大叔”的餐饮店,因与“费大厨”有一字之差,从法律层面难以维权。

“费大爷”“费大师”被误认“费大厨” 商标近似引争议

“费大厨辣椒炒肉”总部工作人员进一步回应称,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费大爷”“费大叔”等类似名称的餐饮店,由于名称与“费大厨”并非完全一致,维权存在一定难度,但只要发现有餐饮店直接使用“费大厨”字样进行运营,总部在核实后会立刻发送律师函,依法开展维权工作。

同时,工作人员还特别提醒,“费大厨辣椒炒肉”目前没有开通外卖服务,请消费者在外卖平台点餐时仔细甄别,切勿购买来源不明的餐品,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现象并不限于一地。有媒体记者在北京外卖平台搜索发现,一家名为“费大师”的连锁外卖店铺,同样使用了与“费大厨”相似的名称。与湖南“费大厨”相比,该店菜品价格较低,各分店月销量均超过2000单。随机查看一家“费大师”店铺的外卖评价,发现确有消费者因名称相近而误认下单,还有消费者表示“费大师”菜品口感一般,原本以为是湖南的“费大厨”。

近年来,餐饮行业因商标近似引发的法律纠纷屡见不鲜。此前,两家知名奶茶品牌“阿嬷手作”和“邓氏阿嬷手作”就曾因“抄袭”争议对簿公堂。“邓氏阿嬷手作”在店铺装潢、微信点单程序及产品命名等方面均与“阿嬷手作”高度相似,这种系统性模仿已超出行业通用标准,足以造成消费者混淆。最终,经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判决认为,“邓氏阿嬷手作”被判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需赔偿广西“阿嬷手作”65万元。

而此前“茶颜悦色”控诉“茶颜观色”使用与其相同或近似装潢标识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中,也是“茶颜观色”被判败诉,并向“茶颜悦色”赔偿累计170万元。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就曾讲到:“蹭名牌也就是‘搭便车’,本质上属于侵权或不正当竞争。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简单模仿、低级抄袭等方式是没有发展前景,既不会受到用户的青睐,也不会得到政策的支持,一旦诉诸法院,基本会判败诉。”

来源:法制网、经视直播、红餐网

图片:经视直播

编辑:张钰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