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皇庭国际一纸公告宣告其核心资产命运尘埃落定,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融发投资”)名下的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深圳皇庭广场)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以30.53亿元抵偿债务,这一价格与9月流拍的首次法拍起拍价持平,意味着这座运营12年的商业地标正式易主。
债务处置历经多重波折
据公告披露,皇庭国际子公司融发投资曾于2016年与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信托”)签订信托贷款合同,获贷30亿元,借款期限为2016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30日。
该笔借款的担保措施包含多重保障:融发投资以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皇庭广场)及对应土地使用权提供抵押;皇庭国际以持有的融发投资60%股权质押,其子公司POWERLAND HOLDINGS LIMITED以融发投资40%股权质押;融发投资与深圳市皇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皇庭广场分公司另以应收账款质押;同时,皇庭国际还联合深圳市皇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皇庭集团有限公司及郑康豪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因政策调整,上述贷款无法续期,融发投资到期未能履约偿债,中信信托随即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深圳中院”)提起诉讼。
2024年3月,皇庭国际收到深圳中院执行通知书;同年4月,在法院主持下,融发投资与中信信托协商达成方案——法院每月从融发投资指定账户划扣款项,既用于偿还部分欠款,也保障皇庭广场正常经营。
2024年7月,深圳中院出具《执行裁定书》,准许中信信托将对融发投资的相关债权全部权益,转让给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后者自此成为该笔债务的新债权人。
此后,深圳中院依据(2021)粤03民初2563号民事判决书,于2025年9月9日10时至10日10时(延时除外),在京东网司法拍卖平台对相关资产公开拍卖,最终以流拍告终。(此前报道:)
公告提到,目前,申请执行人【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已向深圳中院提交书面申请,请求将上述财产以首次拍卖起拍价30.52966亿元,抵偿对应债务。
皇庭国际痛失“现金牛”
据了解,深圳皇庭广场坐落于福田CBD核心区域,毗邻深圳会展中心,商业体量超30万平方米,曾是深圳商业地产的标杆项目。
皇庭国际在公告中指出,深圳皇庭广场作为公司主要资产,本次以物抵债后公司将失去标的资产的所有权,对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日常经营活动将产生重大影响。
2024年,深圳皇庭广场项目收入3.69亿元,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56.03%。本次以物抵债后,公司将失去该部分业务收入。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皇庭广场的评估值为57.498亿元,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归母净资产为1.72亿元,以物抵债后公司净资产约为-19.21亿元。公司未来存在可能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9.3.1的财务类强制退市的风险警示情形。
皇庭国际的困境并非仅限于资产抵债。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公司连续五年亏损,净利润累计超44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8.48%至2.9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85亿元,同比扩大24.62%。
业务亏损的同时,皇庭国际债务更是高筑。据皇庭国际一季报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0.08亿元,公司总负债为77.77亿元。
与此同时,皇庭国际母公司皇庭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据天眼查,皇庭集团目前共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约为52.32亿元。
在市场看来,此次核心资产流失后,皇庭国际的商业模式或面临根本性重构。皇庭广场作为公司唯一稳定现金流来源,其收入占比超过半数,失去后公司日常运营资金链压力骤增。分析人士指出,皇庭国际若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财务状况,可能面临强制退市。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