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浪哥财经)

从一组数据说起!

2015到2024年,立讯精密营收从101.39亿一路攀升至2687.95亿,增长超25倍;净利润也从10.79亿上升至133.66亿,直接猛涨11倍,可谓是闷声发大财!

这样的业绩增速,放在10年前几乎无人敢想。

狂揽2700亿,立讯精密,闷声发大财!

更令人震撼的是横向对比带来的冲击力:

2015年,蓝思科技营收172.27亿、歌尔股份136.56亿,而立讯精密仅以101.39亿排在它们身后,那时的它,还只是行业里的“追赶者”。

可到了2024年,它的营收已是蓝思科技等同行数倍,展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蜕变。2025年一季度,这份增长势头依旧未减,立讯精密实现营收67.88亿,同比增长17.9%。

不禁好奇,它究竟靠什么,在10年间书写了这样一段逆袭传奇?

答案,就藏在一次次精准的收购布局里!

2011年,立讯精密瞄准联滔电子,通过收购顺利拿下苹果iPad、MacBook连接线业务;2020年,公司收购了江苏纬创、昆山维新,获得iPhone代工资质,切入苹果手机组装环节。

2021年1月,立讯精密再砸60亿元收购日铠电脑,并将其更名为立铠精密。通过这次收购,公司将iPad、MacBook、AppleWatch的金属中框业务纳入自身的业务体系。

狂揽2700亿,立讯精密,闷声发大财!

如果说对苹果产业链的并购是深耕单一客户,那收购闻泰科技ODM业务的动作,则是立讯精密“破圈”的关键一步。

要知道,闻泰科技是智能手机ODM领域的三巨头之一,2023年全球市占率达21%,仅次于华勤技术和龙旗科技,手握三星、小米、OPPO等安卓客户,业务覆盖手机、平板等多品类。

通过拿下这一业务,立讯精密不仅补全了消费电子业务拼图,更是扩大了自己的客户范围。

正是靠着这样一步步的布局,近年来公司消费电子迎来了迅猛增长。2020到2024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营收从818.18亿元飙升到2240.94亿元。

狂揽2700亿,立讯精密,闷声发大财!

但公司深谙“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未雨绸缪做出2大抉择:

1.切入汽车领域。

立讯精密的跨界,没有盲目跟风,而是从自己擅长的连接器切入。

在汽车连接器领域,公司产品几乎覆盖了整车内所有连接器,核心产品包括高压连接器、低压连接器等,其自主研发的千兆以太网连接器,已广泛应用于ADAS和域控制器等产品。

在汽车连接器领域站稳脚跟后,公司又盯上了汽车线束这一高价值领域。

要知道,传统燃油车的低压线束单车售价仅2000-3000元,而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线束单车价值量直接翻倍,达到5000-6000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汽车线束市场正迎来迅猛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汽车线束市场规模仅545亿元,预计2025年将飙升到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狂揽2700亿,立讯精密,闷声发大财!

为快速抢占这一市场,立讯精密以3.2亿欧元收购德国莱尼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

作为全球最大的线束系统制造商之一,莱尼公司不仅掌握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高低压线束技术,还拥有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等专用线束的核心能力。

这次收购,可使立讯精密直接获取莱尼公司在汽车线束领域的技术、客户等资源,有望提升它在汽车供应商中的竞争力。

通过布局汽车连接器、汽车线束等产品,2020到2024年立讯精密汽车业务营收从28.44亿元增长到137.58亿元,成为了新的增长引擎。

2.发力通讯业务。

如今,算力需求正迎来迅猛增长。

预计2022到2026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从195亿美元增长至350亿美元。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四大巨头,更是计划在2026年合计砸下超4000亿美元投入AI基建。

狂揽2700亿,立讯精密,闷声发大财!

在AI算力飞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需求——更快、更高效的数据传输。立讯精密已捕捉到这一需求,将目光投向了铜连接技术。

铜连接技术,通常用于机架内部或相邻机架之间的连接,在数据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领域,立讯精密布局了高速裸线技术,建立起大规模的裸线生产基地,已完成112G/224G裸线的批量生产交付。更关键的是,公司产品将铜缆有效传输长度延长至5米,提供了短距传输中替代光模块的“高性价比方案”。

近年来,公司通讯业务的增长势头也不负众望。财报数据显示,2020到2024年立讯精密通讯业务营收从22.65亿元飙升到183.6亿元。

狂揽2700亿,立讯精密,闷声发大财!

在多点开花的业务布局下,凭借强劲的实力,公司取得了比较充沛的订单。

合同负债,可理解为客户预付的定金,正是衡量公司在手订单的关键指标。

2020年到2025年一季度,立讯精密合同负债从1.53亿元迅猛增长至3.66亿元,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订单的取得,离不开公司产品强悍的竞争力,而这依赖于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0到2024年,立讯精密研发费用从57.45亿元飙升到85.56亿元。目前,公司新一代5G大功率射频远端模块、域控特种传输线束等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这不仅是对现有业务的技术升级,更是为未来布局储备硬实力。

最后,总结一下。

回望立讯精密的发展之路,我们不难发现:消费电子业务的稳健增长,为它筑牢了根基;新能源汽车、通讯业务的精准卡位,则展现了它的远见。

立讯精密的布局,既是对当下的把握,更是对未来趋势的预判。未来,公司将继续踏浪前行,开辟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