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8日)上午10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记者招待会。

相关报道

定了!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

进入最后合成阶段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介绍道,定于2025年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获得功勋荣誉表彰的代表,基层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将出席观看。

本场晚会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共同主办并组织实施。我们组织国内优秀艺术家组建主创团队,全力投入文艺晚会的创排工作。

截至目前,经过多轮修改论证,文艺演出已进入最后合成阶段,我们力争以一台精彩的,隆重而简朴、振奋且深沉的文艺演出,为抗战胜利80周年献上文艺的纪念。

第一个方面,在主题表达上,这场文艺晚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场景为主线,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深刻缅怀了战争中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充分展现了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鲜明态度,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永恒真理。晚会既整理呈现了中国人民抗战14年的恢弘历史,又深情刻画了抗战中的动人片段和光辉时刻。晚会由过去向今天走来,既有对过去历史、人物、事件的深切缅怀和致敬,也有站在历史深处对新时代中国奔腾向前的憧憬和愿景,既凸显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血性和对正义的守护,也有对80年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第二个方面,在艺术表达上,我们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努力追求用艺术讲好抗战故事,突出“剧”的特点,力求呈现出“史诗”的气质。这场晚会通过音乐、舞蹈、情境戏剧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潜在地贯穿了中国人民对这段历史的情感逻辑。我们综合运用舞台表演、多媒体、沉浸式音效等多种表现手段,在艺术表达上注重叠加效应,充分发挥“化合”的作用,形成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历史情境,强化艺术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穿透力。我们希望,无论是从这段历史中走来的人们,还是在新时代中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刻回望的人们,都能在这场晚会的精彩演绎中受到历史的洗礼,有深思、有感触。

第三个方面,在上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中,我也曾提到在这次晚会的创作演出中,我们大胆启用了一批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担当主力。在导演编导、音乐、作曲等方面,一批80后年轻的艺术家承担了晚会创作的主体工作。在演员方面,一批90后、00后的年轻文艺工作者担纲主力。相信大家可以从晚会中,感受到这一批青春的文艺工作者们,在舞台上用自己精湛的演绎为这一重要的历史纪念日致敬的深情。

天安门广场布置年号台等要素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道,天安门广场科学布置年号台、观众席、LED大屏等要素,注重现场布置与周边建筑和谐统一,既凸显纪念大会隆重庄重、气势恢宏,也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为了让更多群众到现场观礼,搭建了临时观礼台,位置尽可能靠近长安街,以更好满足群众观礼体验。

长安街沿线布置10组立体花坛

长安街沿线布置了10组立体花坛,打造5座月季花箱景观桥区,提供更多可感可及的花园城市场景;坚持“不扰民、少扰民”,最大限度压缩交通管制时间和范围,提前做好通告发布和提示引导工作,保障活动顺畅举行、社会交通秩序平稳。

已在天安门地区

完成了三次阅兵综合演练

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说,这次阅兵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参阅力量要素全,结构编成体系化,武器装备数量多,初次亮相占比高,是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

目前,已在天安门地区完成了三次综合演练,总体达到预期效果,全体受阅部队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所有参阅武器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阅兵准备基本就绪,已经进入倒计时。

综合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