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滕一韬

9月2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占国前往杭州余杭泰和天平调解中心开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实践成果与创新经验。浙江省人民调解协会会长季培军,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唐学兵,余杭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文柱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李占国实地查看了泰和天平调解中心的办公环境、接待大厅等功能区域,详细询问调解工作流程、案件类型分布、调解队伍建设等情况。在听取调解中心负责人钱东晓关于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后,李占国对中心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调解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环节,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退休政法干部投身调解工作,不仅是对自身专业经验的传承延续,更是为司法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贡献力量。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赴杭州余杭泰和天平调解中心调研

泰和天平调解中心供图

李占国强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他表示,泰和天平调解中心要不断优化调解工作机制:一方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在“三源”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在诉前妥善化解,切实减轻群众诉累,降低司法成本。另一方面,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调解工作制度和流程,强化调解工作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确保调解结果合法、公正、有效。特别是要深化调解与诉讼的衔接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机制,实现调解与诉讼优势互补,形成解纷合力,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对下一步工作,李占国强调,要加大调解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吸纳更多优秀法律专业人才参与调解工作,通过业务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群众认可的调解队伍;进一步发挥退休法官、检察官等“银发力量”,完善“市场化运营+公益化兜底”双轨模式,让专业调解既可持续又有温度;注重调解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为更多类似调解组织提供借鉴。李占国欢迎省人民调解协会到浙江法官进修学院设立调解员培训基地,双方开展合作培训,共享师资力量。

据悉,杭州余杭泰和天平调解中心是全省首家由浙江省人民调解协会和杭州市人民调解协会共同发起,由余杭区中泰街道办事处主管,受余杭区司法局业务指导的民办非企调解组织,由27名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等政法干部组成。自2023年4月28日成立以来,中心充分发挥专家调解人员“威望高、专业强、影响广、能服众”的独特优势,在诉源、访源、警源治理方面成绩斐然。今年1-8月,已累计“三源”治理案件637件,调解成功率达65%以上,尤其是在疑难复杂民商事案件调解中成效显著,成为余杭区乃至全省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