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刚落幕,西方阵营的反应就炸了锅。欧盟高官卡拉斯突然跳出来,抛出一番比特朗普还刺耳的言论,目标直指中俄朝。但中方仅用12个字硬核回怼,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那些还活在冷战旧梦里的西方政客脸上。
据环球网消息可知,中国阅兵当天,26国元首和多国政要在天安门前见证中国军威,而中俄朝三国领导人C位同框画面也被记录了下来,这也给了西方国家借题发挥的机会。
先是特朗普的表现,显得十分荒诞。
他一边在社交平台夸赞阅兵“仪式漂亮”,转眼又污蔑中俄朝“密谋对抗美国”,甚至还酸溜溜要求中方“代向普京和金正恩问好”。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政治算计已经不言而喻:贸易战没捞到便宜,民生问题堆积如山,只好靠炒作“中俄朝威胁”转移矛盾。
而且,美国长期以来都对中俄朝存在战略偏见。俄乌冲突,美国带头对俄制裁;又联合韩国频繁搞军演,对朝施加军事压力;对中国更是南海、台海问题上不断挑衅,制裁等手段也是接连不断。
在这种预设“敌对”的思维下,美国看三国的正常交往都像 “别有用心”,特朗普不过是把这种偏见用更夸张的方式喊了出来。
但普京离华前直接打脸:“访华期间无人批评美国现政府”;中国外交部也明确回应“活动不针对第三方”。特朗普的阴谋论,更像是“自嗨”。
而比特朗普更让人无语的就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的发言。
她对外妄称,中俄朝三国领导人站在一起,形成“专制联盟”,不仅是在反西方,也是在挑战现有国际秩序。
基于此,她认为,欧盟需要与美国、印度、英国、日本和韩国合作,应对这种局面。
面对这番言论,中国外交部直接用12个字硬核回怼,“十分错误,极不负责,坚决反对”。
其实,要说卡拉斯的发言,也并不让人意外。这位爱沙尼亚出身的女外长,早就被欧洲媒体戏称为“西方瓷娃娃”:外表光鲜,内里空空。
她过去就屡次对中国大放厥词,甚至在美国要对欧盟加征关税时,还主动跑到华盛顿献媚,说出“不击败俄罗斯,就无法对付中国”这种幼稚言论。
这种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偏执——她无法接受一个非西方国家竟能崛起为“世界顶级强国”,更无法接受中国根本不按西方剧本走的事实。
九三阅兵上,歼-20机群掠过长空,东风导弹巍然列阵,19.2亿人次通过网络观看——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文明的重新崛起,而卡拉斯们却还在用殖民时代的旧眼镜看世界,难怪会慌不择言。
但西方阵营并非铁板一块。
《南德意志报》就直言,欧盟还沉迷在“联合美国打压中国”的幻想中,却忽略了自己实力下滑、盟友离心的事实。更讽刺的是,当欧盟跟着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时,许多全球南方国家彻底看清了西方的“双标道德”。
美国《国家安全杂志》更是呼吁承认中国已与美国同等强大,不该继续打压而该务实合作——可见西方内部已出现理性声音。
这种分裂不是偶然的:一边是卡拉斯这种旧秩序卫道士,另一边是默克尔式的务实派;一边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另一边是马克龙呼吁的“战略自主”。
西方的对华政策正在分裂中摇摆不定。
而与美欧国家相反的是,真实世界的外交合作却在加速推进。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和马来西亚领导人趁阅兵访华,直接谈成了两大基建项目:中国和印尼拟合作建设800亿美元的爪哇海堤,和马来西亚则推进东海岸铁路延伸至泰马边境。
这两项合作不仅金额惊人,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东南亚国家选择了互利共赢,而非意识形态对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普拉博沃在国内政局复杂的背景下仍坚持访华,这份信任背后是中国长期积累的外交信誉。相比之下,美国只能鼓动菲律宾在南海挑事,这种零和博弈的旧套路早已不得人心。
未来的局势其实已清晰可见。
西方阵营的对华围堵注定失败,不是因为中国无敌,而是因为全球化时代的利益网络早已深度交织。
欧盟内部已有德国、匈牙利等国反对跟随美国抗中;东南亚、中东、非洲更纷纷深化与华合作。
中国的反击策略也越发成熟:用发展合作回应遏制,用开放包容破解围堵,用军事实力震慑冒险势力。
中国释放的最大信号正是:中国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但追求的从来不是霸权,而是文明复兴与共同发展——那些还沉浸在冷战旧梦中的政客,要么适应新时代,要么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