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4日在临时国会发表就任后首次施政方针演讲,其在安全、外交等领域的政策主张展现鲜明的强硬、保守色彩,引发日本舆论广泛担忧。

高市早苗发表首次施政演讲 “鹰派”方针引广泛担忧

这是2015年3月31日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拍摄的“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新华社记者 刘天 摄

施政演讲说了些啥?

在安全领域,高市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日本的防卫体制:把原定2027年度实现的“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目标提前至本年度完成,在2026年年底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安保三文件”。

在外交方面,高市称,将以日美同盟为中心,深化日美韩、日美菲、日美澳印等多边安全合作,致力于打造“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她说,中国是日本的重要邻国,需要构建建设性、稳定性的双边关系,但两国在安全领域仍有一些悬而未决的事项。

在经济方面,高市提出以“负责任的积极财政”为方针,推动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并通过扩大地方补助和能源补贴等措施支持民生,减轻中低收入群体负担。

在涉外政策方面,高市表示,将加强政府管理,研究外国人购买土地等制度,让在日外国人遵守相关规则。

高市早苗发表首次施政演讲 “鹰派”方针引广泛担忧

这是2019年1月17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装有3D智能识别系统的大型机械臂。新华社记者 华义 摄

施政方针能落实吗?

从现实条件看,高市要落实其主要施政方针,面临着财政来源矛盾、执政基础脆弱、社会舆论压力等多方面考验。

首先,增加防卫费势必要确保相应的财政来源。日本政府此前一度计划增税弥补防卫费缺口,但因社会反对强烈而推迟。如今,高市一方面主张减税,一方面又提出“负责任的积极财政”,同时还要求扩大防卫支出,却未具体说明如何确保稳定财政来源。其政策主张本身存在矛盾。

其次,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的联合执政基础并不稳固。目前两党合计议席数在众参两院仍未过半,且维新会采取的是相对松散的“阁外合作”形式,被日本舆论普遍解读为“可随时抽身”的临时性合作。

第三,在社会舆论方面,高市的强硬保守立场引发日本社会的广泛担忧。《朝日新闻》报道说,高市在安全、外交、应对外国人等领域的政策具有“强烈鹰派色彩”,意在大幅改变战后日本发展方向,“这种动向令人强烈忧虑”。

高市早苗发表首次施政演讲 “鹰派”方针引广泛担忧

2025年10月21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前排中)在东京的首相官邸率阁僚合影。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支持率会否“高开低走”?

《读卖新闻》在21日至22日开展的全国民调显示,高市内阁支持率高达71%,在历届新内阁成立初期的民调结果中居于前列。这背后主要是日本政坛历来存在的“新首相效应”,即新首相上台往往都是以高支持率起步。

分析认为,高市作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首相,本身带来了强烈的新鲜感。她从自民党总裁选举阶段就强调“应对高物价、减轻民生负担”,这种姿态契合当前社会关切。而民众在经历参院选举后的三个月政治停滞期,对新政权也产生了一定期待。

不过,支持率“高开低走”几乎已成日本政局的固定模式。而且第一次安倍内阁等在启动初期支持率超过70%的政权,不少维持约1年便宣告结束。日媒评论称,高支持率若缺乏实际政绩支撑,随时可能被“期待与现实的落差”迅速吞噬。

事实上,民众的失望情绪已开始显现。内阁成立次日,高市任命了26名副大臣和28名政务官,其中7人涉及“黑金”丑闻,包括多名自民党原党内派阀“安倍派”成员。这一人事安排立即引发在野党强烈批评,高市预计将在国会面临严厉质询。

共同社最新民调显示,针对高市启用“黑金”丑闻主要涉事者之一、原“安倍派”骨干萩生田光一出任自民党内要职一事,70.2%的受访者认为“不合适”。(记者 李子越 陈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