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姑苏区一幢大楼前上演了一幕特别的高空作业场景:一架外形酷似“钢铁蜘蛛”的无人机稳稳悬停在高空,以每秒30升的流量冲刷建筑玻璃幕墙。操控这架“空中保洁员”的,是来自苏州做件好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残疾人飞手服务队。
华哥是该服务队的无人机飞手之一,虽然他腿脚不便,但为了实现就业,今年5月,他参加了苏州市残疾人就管中心主办的苏州市残疾人无人机操作培训班,成为首批10名学员之一。经过系统培训,华哥顺利取得民航局颁发的CAAC民用无人机操作员执照,正式持证上岗。同队的小张虽仍在考证阶段,也来到现场协助,主要负责地勤保障工作。
此前,城市高空清洁主要依赖被称为“蜘蛛人”的作业者——他们仅凭绳索、吊板等简单工具,从高楼顶端缓缓下降,徒手擦拭外墙,不仅效率有限,还存在较高安全风险。而无人机清洗外墙技术的出现,为这一行业带来了新变革。“无人机清洗比传统‘蜘蛛人’作业优势明显。”华哥介绍,首先是安全系数高,人机分离模式下,操作员只需在地面远程控制,从根本上杜绝了高空坠落风险;其次是效率提升显著,单日清洗面积是人工的数倍;再者是成本更节约,精准喷洒技术能实现30%至50%的节水效果,无人机的作业高度也比“蜘蛛人”高。更重要的是,这一新兴工种为残疾人开辟了全新的就业路径。
现场,“空中保洁员”缓缓升空至建筑最高层,将掺有清洗液的水通过高压水枪均匀喷向墙面,逐层有序清洗,飞行轨迹稳定。在参与操作的时候,华哥坐在轮椅上,手持遥控器,紧盯屏幕,实时调整飞行轨迹。据了解,300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幕墙,仅需一天就能完成清洗。
“腾空的无人机不只是高效工具,更是残疾人就业的新天地。”苏州做件好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牟云表示,作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公司专门开发了无人机清洗项目助力残疾人就业。“这个市场潜力很大,我们的残疾人飞手服务队也得到了苏州市残联的大力支持。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仅能获得稳定收入,更能靠劳动实现人生价值。接下来,我们还计划拓展无人机维修业务,帮助更多残疾人找到工作。”
来源: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