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票10月起将正式告别纸质行程单 | 热聊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的公告,10月1日起,民航境内航线将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行程单,不再提供纸质行程单。过渡期内(至2025年9月30日),纸质与电子行程单并行使用。

这意味着,一张薄薄的纸质行程单,曾作为无数旅客报销凭证的必备之物,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取代它的是更加便捷环保的电子行程单。

(全文1322字,阅读需要5分钟) 记者 |蔺丽爽 实习生|李如意 编辑 |温婧 实习生 |海璎肜 全面电子化

这一变革源于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有序推进铁路、民航等领域发票电子化”。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各渠道共开具电子行程单超4000万张,占开票总量的比例达43%。

为确保政策平稳过渡,民航局要求航空运输企业及代理企业应在值机柜台、官网、移动客户端等显著位置,详细介绍电子行程单的开具流程、获取方式、查询渠道等信息,做好政策宣贯和对旅客的服务引导。

全多渠道可开

半两财经调查发现,海南航空、春秋航空、东方航空等多家国内航空公司已发布公告,自2025年10月1日起停止打印纸质行程单,全面启用电子行程单。

乘机日期在2025年9月30日(含)前的国内客票,旅客仍可打印纸质行程单并用于报销入账。而10月1日及之后出行的国内客票,将不再提供纸质行程单打印服务。

对于需要报销的旅客,可通过航司官网、移动客户端或服务电话等渠道申请开具电子行程单。以春秋航空为例,旅客可通过其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或抖音小程序申请。申请成功后,电子行程单将即时发送至旅客预留的邮箱。

环保又省钱

电子行程单的推广不仅方便了旅客,也更环保、经济。

业内人士分析,航空公司停止提供纸质行程单除了更加环保外,也会降低运营成本。民航业的数字化不仅体现在行程单上,飞机维护、维修工作也在推广使用电子签章,实现工卡、放行单无纸化。

据某民航公司数据,以日均1000个航班计算,每天可节省约3万张纸,每年可节约1200多万费用成本。

电子行程单包含了机票款、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等信息,但不包含退票、逾重行李、选座、餐食等附加服务费用。旅客取得电子行程单后,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进行验真,确保其合法有效。

下一步,民航局将会同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单位积极推进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旅客运输服务使用电子行程单工作,细化实施方案,规范业务流程,持续推动行程单电子化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