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仲茜)“金洽会作为南京链接全球、融通世界的品牌盛会,已走过35个年头。35年来,开放合作生生不息,双向奔赴从未停步。”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拉开帷幕,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发表致辞,“今天我们再次向全球资本各方英才发出秋天的邀约,走进南京、投资南京、深耕南京,携手共享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发展机遇。”
上证报记者 仲茜 摄
会上,周红波介绍,今年以来,南京经济发展呈现四个“新态势”。首先,南京2025年上半年经济发展向好态势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居全国10强城市的第六位。1至8月工业投资增长10.8%,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8%。
二是南京产业强市加速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近年来,南京大力构建产业空间“1+4+6”推进体系,上半年,南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4个新赛道产业、智能装备等6个战新产业,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1至8月南京市新招引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65个,实际投资总额突破1000亿元。
三是科技创新转化赋能的态势更加明显。紫金山实验室攻克“东数西算”算法协同等核心技术,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实质性运营,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正式启用;开展一年的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两个分中心落地,转化成果108项,占全省转化成果数量的六成。
四是各种资金纷至沓来的态势更加明显。今年以来,宝马、达索、西门子等知名外企持续布局南京,中石化、中电科等大型央企持续看好南京,小米、京东、百度等头部民企持续加码南京。同时南钢、南瑞等本土企业加快向链主型企业迈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南京已成为各类企业成长的候选地。
周红波表示,当前南京正紧扣“经济大省挑大梁”需要把握的“四个着力点”,聚焦创新、文化、枢纽、国际四个关键词,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峰、开放枢纽、文化强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全球企业和人才在南京投资创业提供更优的平台,营造更有活力的整体生态。接下来,南京将在创新向高攀升、开放向深拓展、营商向优发力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产业科技创新向高攀升,建立高等级创新平台,以高效率转化体系,实施更有力度的产业促进和人才引进政策,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让更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家在南京把握机遇、成就梦想。
二是东西双向开放向深拓展,大力推进国际物流航空枢纽,推进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发挥南京江北新区与自贸试验区专区叠加优势,以及做强物流链、延展贸易链、整合产业链,打造链接全球、辐射全国的亚太国际中心,让各类资源要素在南京更加便捷地汇聚和流动。
三是营商环境建设向优发力,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拓展市场准入、产品开放、新型要素供给和包容审慎监管,用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机遇,大力增强现代金融、高端商务、科技服务等功能,不断提升投资南京的便利度、开放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