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识我,是因为我在抖音发布的一款人脸机器人‘Emo’,它能够做出微表情,相关视频收获了超过200万点赞。”科技创业者“U航”谈到在抖音上的创作经历说道,“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让更多人关注青年科技从业者以及前沿技术的发展。”
“U航”本名胡宇航,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不久前刚取得博士学位。自2022年起,他开始在抖音记录生活,内容从“留学生活”到“读博日记”,再到后来创造“Emo”。
和“U航”一样,不少新一代的科技研究者和创业者,在实验室之外,会通过短视频平台记录生活,分享成长,不断迭代。在双向的陪伴和互动中,越来越多的科技研究者和创业者走上了更高、更专业、更广阔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普通网友推开了科技的大门。
例如,抖音精选创作者“毕导”本名叫毕啸天,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毕业。十年前,“毕导”开始科普之路,随着他的粉丝越来越多,也获得了平台更多的支持。去年,通过平台链接到诺奖周,他以一名创作者身份采访了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原来,一件小事做了很多年,真的会被看到。”
抖音成为年轻创作者成长的重要平台之一。据了解,85%万粉以上的青年创作者将其作为起步平台,他们贡献了有质感的审美、更丰富的技术运用和更具感染力的情绪表达,这是过去一年抖音内容发展的一大趋势。
抖音副总裁陈都烨介绍,一年来,平台上优质内容播放量、播放时长同比提升了160%、220%,优质内容的播放时长为普通内容的17倍;游戏、人文社科等17个优质内容播放时长同比翻番;此外,平台上的创作风格从200余种增加到800余种。
记者从近期召开的2025抖音创作者大会上获悉,抖音正式发布“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创作阶梯计划”“AI创作浪潮计划”“精选品牌伙伴计划”,持续加码优质创作,助力青年创作者成长。
据悉,在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指导下,抖音推出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合作百所高校,围绕创作课程、创作舞台、线下创作社区等板块,为其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的创作服务。预计到2026年底,该计划将覆盖50万位青年创作者,助力3万位新作者达成10万粉丝,为青年提供创业新选择。
此外,AI技术的发展为创作者带来了新的表达空间,正在深刻地改变内容行业,是不容忽视的另一大趋势。近半年,抖音平台上使用AI创作的稿件量增长了91%。
“平台上有一个叫‘土拨鼠旅行家’的创作者,就是通过AI技术,让一只土拨鼠成为叙述的主角。AI技术带来了新的演绎主题、新的叙述方式,让视频有了更多的叙述表达方式、视觉突破可能以及更广阔的创意空间。”陈都烨说。
“土拨鼠旅行家”账号背后是00后创作者徐志鹏,他毕业后从事影视剪辑工作,近一年开始尝试自媒体创作。这个新账号的灵感来自一条“土拨鼠偷走游客车钥匙”的社会新闻,他用一晚上自学AI软件,完成了视频制作,发布后即在抖音获得19万次点赞。“AI是服务创作者表达的新工具,给普通人带来创作机遇,可以去到想象力能够触及的地方。”徐志鹏认为未来会有更多人使用AI创作视频。
据悉,抖音推出的“AI创作浪潮计划”,提供创作工具、课程培训、行业资源、现金和流量扶持,鼓励更多创作者借助AI工具实现创新。(记者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