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随着“粤海环北8号”盾构机刀盘从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下称“环北广东工程”)上高盾构井破土而出,全线首座盾构区间实现顺利贯通。
据悉,环北广东工程全长约490公里,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也是广东省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高的重大水利工程。位于湛江的廉江隧洞全长约10.2公里,是环北广东工程湛江分干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其中河唇盾构井至上高盾构井区间3.8公里任务由中铁十二局“粤海环北8号盾构机”负责掘进,该盾构机于2023年10月8日正式始发,是工程全线首台始发的大型掘进设备。
历经近两年的地下掘进,该盾构区间顺利贯通,也成为工程全线首个贯通的盾构区间。“此次贯通,为其他盾构区间的洞通工作提供了示范,也为下一步隧洞施工转入衬砌支护施工奠定坚实基础。”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清华介绍。
施工单位中铁十二局负责人邵高波介绍说,廉江隧洞最大埋深65米,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施工难度极大。同时,盾构区间需穿越14条发育断层和河茂铁路、雷州青年运河等重要河道,溶洞、溶隙及溶穴广布,极易发生涌水、冒浆等风险,长距离硬岩及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掘进成为项目建设难点。
“粤海环北8号”盾构机是为该项目量身定制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开挖直径6.28米,总长135米,重达500吨。针对长距离穿越硬岩及软硬不均地层、密集富水断裂带等难题,中铁十二局建设者为盾构机量身设计了多项先进技术,通过创新应用“多通道+多回路”新型出渣技术设计,最大程度降低了盾构机失稳和仓内滞排堵仓等施工风险,有力提高了盾构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掘进的安全性。
针对岩溶区域掘进和盾构机长距离穿越硬岩及上软下硬地层掘进难题,中铁十二局项目团队依托刀具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刀具运转状态及磨损程度,提前规划换刀时间,确保安全高效开展盾构施工;通过对地层结构的分析总结,优化采用高韧性、高强度材质刀具,提高地层适应性,有效降低了刀具异常损坏概率,在确保成型隧道安全优质建设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了施工工效。
随着廉江隧洞河唇工作井—上高工作井的顺利贯通,环北广东工程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全线已完成投资152亿元,其中隧洞掘进120公里,完成率约四成,管线施工154公里,完成率近七成,全线24台TBM/盾构已始发22台。届时,将连通沿线12座水库,惠及工程沿线4市1800多万人,彻底解决困扰雷州半岛千年的苦旱问题。”郭清华表示,接下来将全力冲刺隧洞掘进、管线安装、泵站建设等关键节点,确保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早日实现建成通水目标。
南方+记者 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