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重要讲话总结辉煌成就、凝聚奋进力量、展望光明前景,在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凝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
回首峥嵘岁月,倍增历史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76年来,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接续奋斗,取得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总书记凝练总结道:“回望历史,中华民族从濒临危亡走向伟大复兴,一路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也一路豪情满怀、凯歌高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脚下的路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凝聚党心民心,扬我国威军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镌刻下浓重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回顾这一国之大典,指出这“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奋斗力量”。纪念历史,是为了汲取教益,是为了更好前行。总书记重要讲话揭示蕴含其中的历史启示、精神力量,也发出夺取新胜利的豪迈宣言:我们要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老一辈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不断欣欣向荣!
展望光明前景,更加豪情满怀。就在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10月将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在这样一个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76载砥砺奋进,在一个个五年规划(计划)中,神州大地沧桑巨变。“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正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正要凝聚人民的力量、正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的国庆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南岳衡山的一副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前年国庆招待会,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种认识尤为深刻、无比清醒、一以贯之。
今年,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我们必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
策划:张晓松
主编:朱基钗、杨依军
主笔:张研
视觉:张爱芳、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