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五指山10月3日电 (记者李学山)10月2日,以 “寻迹琼崖公学、品味黎苗风情、优选番阳农产品” 为主题的五指山市番阳镇国庆文旅系列活动正式启幕,来自省内外的160余名游客组成亲子家庭,齐聚这片兼具红色记忆与民族风情的土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欢度佳节,感受番阳镇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活力。

红色铸魂,琼崖公学里上好爱国主义 “第一课”

活动首站聚焦红色教育,亲子家庭走进琼崖公学旧址。现场讲解教师,结合珍贵史料与鲜活案例,细致讲解琼崖公学从抗战时期创办至今的历史沿革,以及学校培育大批革命志士、助力海南解放事业的红色故事。

随后,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如期开展,来自省委党校的范晓慧教授通过问答互动、故事分享,引导孩子们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我是神枪手”“支援前线”“无敌战车”等主题互动游戏,更让孩子们在趣味参与中深化对红色历史的认知,厚植爱国情怀。

五指山市番阳镇国庆文旅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游客在琼崖公学旧址打卡。主办方供图

“番阳镇是一片充满红色魅力的土地,踏入番阳的红色遗址,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历史的硝烟与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扑面而来。”博主“小飞侠”说,番阳的山水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在红色文化的映衬下,更添几分厚重与深沉。青山绿水间,仿佛还回荡着当年革命的号角声。而孩子们在这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中,尽情奔跑、欢笑,他们的纯真与这片土地的庄严形成了奇妙的和谐。

来自海口的家长陈女士则表示,这样的红色教育接地气、有温度,能让孩子真正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助农惠民,特色产销对接点亮乡村振兴 “新图景”

爱心助农销售与文创产品展示环节同样热闹。民俗特色产品展架上,来自番阳镇手艺人制作的黎锦、苗绣、手工包等非遗文创做工精美,包装山兰糯米酒、鱼茶、虎乳灵芝、椰壳制品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推介员耐心讲解每款产品的工艺与文化内涵,吸引不少游客驻足选购。

五指山市番阳镇国庆文旅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游客选购番阳特产。主办方供图

沿路设摊的脱贫户与村民,则带来蚂蚁鸡、竹筒饭、蜂蜜、椰子、野菜等本地原生态农产品,新鲜的品质与实惠的价格深受青睐。

五指山市番阳镇国庆文旅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番阳特产展示。主办方供图

据统计,当日农产品与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2万余元,既拓宽了当地老百姓的销售渠道,也让游客带走了番阳的 “烟火气”。

民俗共赏,长桌宴与歌舞演绎黎苗风情

正午时分,黎族苗族传统长桌宴与民俗歌舞活动拉开帷幕。百米长席上,酸汤鱼、五脚猪肉、山兰糯米酒、三色饭等黎苗美食香气四溢,舞台上演员唱起动人的祝酒歌、跳起欢快共同舞,游客们纷纷加入互动,现场笑声、歌声交织,尽显黎苗风情。

五指山市番阳镇国庆文旅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欢乐长桌宴。主办方供图

活动期间,番阳镇还同步启动“媒体矩阵深度走访”行动,邀请省、市主流媒体记者及文旅博主,深入番阳镇雪茄烟叶种植基地、雅丽黎家酿酒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度走访。采风团通过实地观察、座谈交流,全方位挖掘当地产业特色,为番阳文旅与产业融合发展助力。

五指山市番阳镇国庆文旅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游客在琼崖公学旧址打卡。主办方供图

“这片土地曾见证烽火岁月,如今处处是恬静祥和的黎苗风情;这里的人们把生活过成了诗——他们会酿醇香的山兰酒,能做一桌地道黎家菜,歌声里藏着古老故事。”漆女士说,在五指山番阳镇,她和家人触摸到了课本之外的历史温度。

据了解,番阳镇凭借得天独厚条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雪茄烟叶单体种植基地,烟叶品质达国内先进水平。2023年,全镇雪茄烟产值达1700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青瓜产业方面,番阳镇依托科学种植与品牌建设,全镇青瓜年种植约4200多亩,年均产值近5000万元,“番阳青瓜”以其脆嫩口感与优良品质享誉省内外;雅丽黎家酿酒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帮扶带动,全年累计吸纳低收入家庭务工300人次,发放务工工资14万元,年销售总额近100万元。

番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 “红色+民俗+助农” 模式,既丰富了亲子家庭的国庆体验,更彰显了番阳镇以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李学山、黎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