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进度条”已过半,节后A股开市在即。
回顾今年9月和第三季度A股市场行情,其间主要指数表现较好,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表现尤为亮眼。行情数据显示,9月,创业板指一骑绝尘,其间累计上涨12.04%;科创50指数表现亦较好,其间累计上涨11.48%。
市场的整体上行亦伴随着成交额的放大,数据显示,9月,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额约53.2万亿元,创出月度成交额历史新高。
据Wind统计,今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合计有逾3800股上涨,占到全部A股总数的逾七成。具体来看,今年第三季度逾千只股票涨幅超过30%,逾90只股票涨幅超过100%。在上述逾90只翻倍股票中,若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电子行业股票最多,超过20只;机械设备行业股票数量位居第二,超过10只。
国庆假期后,A股市场行情怎么走?据Choice数据,国庆节后市场上涨概率更大,近十年的数据显示,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达70%。除非国庆期间海外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或出现重大利空,否则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较高。节后第一天市场表现有望提振市场情绪,节后5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也整体较高,达到60%。
值得一提的是, 就在第三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央行一则重磅公告引发了投资者的热议。央行节后首日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联想到9月A股走出了“结构性牛市”,投资者不免对“红十月”有乐观的期待。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9月第三份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招标公告。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0月9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在此之前,央行分别于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15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数据显示, 10月将有8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10月9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味着10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元。
此外,10月还有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市场预计央行10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操作。
“估计等量续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意味着10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将合计延续加量续作,连续第5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 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同时有助于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更好满足企业和居民的信贷融资需求。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10月由于存在假期因素导致现金需求季节性抬升,叠加财政性存款同样存在季节性多增的压力,流动性缺口可能较大; 央行选择在节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也是为了释放呵护流动性宽松的政策信号。预计节后央行将择机对6个月期品种进行续作,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或将维持此前净投放水准。
公开信息显示,10月还有7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王青分析,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 从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展望后市,各大机构透露出较为积极的信号,对行情的延续性较为乐观。同时,机构提示,需平衡防御与进攻,警惕部分科技股的估值压力。
△近十年国庆假期后行业表现(2015-2024)(图片来自招商证券研报)
申万宏源发布的研报称, “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10月科技产业催化和长期政策布局窗口有望共振,市场结构性行情可能重新升温。
兴业证券认为,10月市场进入三季报交易窗口,这有望带动资金聚焦景气线索,成为“破局”的重要抓手。对于以科技、先进制造为代表的强势板块,三季报是验证其景气周期的重要窗口。浙商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跨季资金价格先上后下,央行投放、财政支出和银行融出顺畅或助力跨季资金格局偏松。
淡水泉投资表示,近期A股的震荡,更多是短期局部上涨过快后,资金与情绪阶段性休整的表现。从流动性结构看,当前资金流入仍以内资机构和存量投资者为主,外资及个人投资者尚未全面启动。同时, 市场整体仍处于“进水”大于“出水”的格局,充裕的流动性不仅是市场稳健运行的基础,也将为行情的延续提供支撑。
源乐晟资产认为,中国资产依然值得深挖,虽然不少优质公司今年已经获利较大,后续难免出现波动,但是优质公司的波动更多意味着买入的机会。
源乐晟资产称,从行业角度看,今年的轮动是很明显的。新消费、创新药、科技、高股息等板块轮番上涨,但是有一些又很快“熄火”。现在不少投资者在游戏、储能、科技板块中“翻石头”,寻找个股机会。源乐晟资产表示,近期做了内部结构的优化,适度降低科技股占比,加仓了制造业板块,配置以科技、有色金属、制造业、创新药为主。
宁水资本提示,近期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投资需平衡防御与进攻,关注三季报预增方向,同时警惕部分科技股的估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