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8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市继续举行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由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以及土耳其代表团都将加入谈判。
此前,哈马斯方面10月7日要求,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要与以军的全面撤出同时进行,并希望得到以方不再重启冲突的切实承诺。
而关于谈判前景,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表示,“现在谈论谈判结果为时尚早”,但他强调“加沙及其人民的未来必须掌握在巴勒斯坦人民手中”。
1 哈马斯提出两大要求
据多家外媒报道,哈马斯方面提出两大要求:一是以色列永久结束对加沙地带的侵占,这一点必须得到国际保障;二是将释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与以色列全面撤军的时间挂钩。
半岛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
哈马斯提出两大要求,在意料之中。事实上这两点也是新一轮巴以冲突两年来,哈马斯在外交谈判中的一贯立场。特朗普提出的“20点计划”本身是偏袒以色列、忽略哈马斯相关诉求的。哈马斯此前的表态是有条件地接受“20点计划”,这次提出的两大要求实际上就是条件。
接下来的谈判过程不会一帆风顺。现在以色列正处于军事方面的强势地位,在它看来,哈马斯是没有资格跟以方谈条件的。以色列之所以同意接受“20点计划”,一方面是不愿意得罪美国,不愿意背负阻碍实现停火的“罪名”;另一方面是想借此次谈判迫使哈马斯释放被扣押人员。实现停火、撤出加沙,不是以色列的目标。
2 土耳其加入 美国施压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7日援引土耳其国家情报局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由土耳其国家情报局局长易卜拉欣·卡林率领的土方代表团将于8日加入谈判。目前,卡塔尔、土耳其和美国的代表团已陆续抵达埃及沙姆沙伊赫,将参加新一轮和谈。
德国之声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
土耳其的加入一方面表明土耳其希望通过斡旋巴以和谈扩大自身的地区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整个伊斯兰世界对解决当前巴以冲突,尤其是实现巴以停火的迫切愿望。巴以冲突持续至今不仅使加沙民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灾难,它的外溢效应也导致整个中东地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此外,卡塔尔原本是巴以和谈重要的斡旋方,但9月遭遇以色列袭击后,卡塔尔的心态和处境在外界看来变得有些复杂和微妙。土耳其此时加入到谈判中来,对相对弱势的哈马斯来说,可以增强谈判的力度,尽可能促使各方达成一个较为公平的和谈结果。
另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的消息,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和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已于当地时间8日上午抵达沙姆沙伊赫,他们将参与8日的谈判。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援引美国和以色列官员的话称,只有当威特科夫和库什纳到达时,谈判才进入关键时刻。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
威特科夫的加入表明美国急于推动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只要巴以冲突持续就意味着美国要继续单方面支持以色列,这将使得美国的国际形象继续受损。另外,威特科夫的加入实际上也是对哈马斯和以色列的施压。
3 回归“两国方案”
自从6日本轮加沙停火谈判开始后,外界都希望此次谈判能真正实现和平。当地时间7日,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表示,现在谈论谈判结果为时尚早,卡方无法给出乐观或悲观的评价。安萨里还表示,加沙地带重建需要国际社会支持,但巴勒斯坦事务应当由巴勒斯坦人民主导,他们拥有决定自身未来的自由和权利,加沙及其人民的未来必须掌握在巴勒斯坦人民手中。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 法新社资料图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
卡塔尔方面的表态非常谨慎,也比较客观。当前巴以冲突已持续两年,冲突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厌战情绪。但截止到现在,双方在基本立场上还存在很大差异。从这个角度看,谈判确实存在着破裂的危险。
巴以终究要实现停火,回归和平。但是从长远来看,巴以之间要想真正实现和平,还是要回到“两国方案”的解决路径上来,尤其是要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让他们能够自主决定事关自身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