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

都有一只胖墩墩的

双层不锈钢碗

它用起来不烫手又好清洁

直到现在

很多家庭的厨房内

仍有它的“一席之地”

不过,近日湖北恩施一女子用这种双层不锈钢碗盛热油时,碗体突然炸裂,飞溅的热油导致女子腿部烫伤。

很多人都用的这种碗,一个失误就变“炸弹”!

这一意外事件再次敲响了餐具使用安全的警钟,即便是合格餐具,使用不当也会有安全风险。

好好的碗为何炸了?

双层不锈钢碗有隔热防烫、耐摔耐用的优势,在家庭中很常见。然而不少人忽略了它的一项重要禁忌——不可直接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

这是因为双层不锈钢碗采用空心结构,倒入高温热油后,两层不锈钢之间的气体受热后迅速膨胀,如果碗壁较薄,膨胀力很可能超过碗壁的承受极限,导致碗体炸裂,滚烫的热油随之飞溅,极易造成烫伤。

很多人都用的这种碗,一个失误就变“炸弹”!

即便高温热油没有让碗体当场炸裂,也会损伤碗体结构。受损的碗体在后续使用中更易破裂,出现热油飞溅的危险。

这些碗

同样不能盛高温食物

事实上,不仅双层不锈钢碗不适合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很多常见餐具同样不适合。

较薄的陶瓷碗、玻璃碗等因本身耐热性较差,直接盛放热油、刚出炉的油炸食品时,容易因温度骤升而发生碎裂。

很多人都用的这种碗,一个失误就变“炸弹”!

女子在家做花椒油时,将热油倒入一个较薄的陶瓷碗中,碗无法承受瞬间的高温与冲击,当场破裂。图源:中国消防

塑料碗以及塑料密封盒也不宜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在高温环境下,容易释放有害物质,甚至直接变形熔化。

盛放热油

以下3种材质更安全

搪瓷碗

传统搪瓷材质耐高温、易清洗,适合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但要注意避免磕碰导致搪瓷脱落,脱落的金属部分不宜接触食物。

耐热玻璃碗

选择标注“可明火加热”“耐高温”的款式,透明材质还能看清油量。

加厚陶瓷碗盘

陶瓷碗盘耐高温性强,材质稳定,不会析出有害物质。

总之,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建议选择材质均匀且有一定厚度的玻璃、陶瓷器皿,或者单层的食品级不锈钢容器。不过,盛放后接触这些容器仍要小心,避免烫伤。

发生烧烫伤后怎么办?

发生烧烫伤后,如自行在伤口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正确方法:

用流动冷水冲洗

烧烫伤后的2小时内是黄金急救时间。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患处,持续20-3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炎症。

一度烧烫伤(皮肤发红、疼痛)若处理得当,通常5天左右会愈合,且愈合后不会留下疤痕,也不会形成色素沉积。

勿强行剥脱衣物

冲洗后,如果脱去表面衣物时发现衣物附着在伤处,可用剪刀剪开,切勿强行剥脱。

干净布料包伤口

可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伤口,并固定好。

很多人都用的这种碗,一个失误就变“炸弹”!

对于严重烧烫伤,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双层不锈钢碗

可作为日常餐具

盛放常温或微凉食物

也可用于冰箱冷藏、冷冻食物

但千万不要

用它盛热油等高温食物

以防炸裂危险

综合中国消防、上海网络辟谣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