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辽宁公司(以下简称“辽宁移动”)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地铁隧道4.9G双频一体化微站和双频微站+贴壁天线两种组网方案的试商用验证,并实现了业内最全面的地铁隧道三载波聚合的5G-A技术验证,同步建成了东北首条地铁隧道5G-A网络,以科技创新攻克地铁通信难题,为智慧出行开辟全新路径,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地铁组网样板”。
突破瓶颈 破解4.9G覆盖困局
长期以来,地铁隧道主要依赖漏缆(泄漏电缆)实现无线信号覆盖,但传统漏缆系统难以有效支持4.9GHz高频段传输,严重制约了5G-A大带宽、低时延能力的发挥。为破解这一技术瓶颈,辽宁移动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开展深度技术攻关,创新性地验证了双频一体化微站、双频微站+贴壁天线、单频一体化微站、单频宏RRU+贴壁天线四种组网方案,其中前两种方案为全国首次验证,突破了传统漏缆频率承载瓶颈,组建专项攻坚团队,自主研发定制化通信安装支架,利用夜间仅3小时施工窗口期,精细组织协同作业,将工期缩短45%,实现隧道内4.9GHz信号全面覆盖。
极速穿隧 赋能全场景连接
通过“新建4.9G+现网2.6G”的载波聚合技术,引入基于终端能力、业务特征、系统资源、信道质量进行感知预估的CA多频优选解决方案,构建地铁隧道5G-A网络。同步部署4T/8T多通道融合组网方案,大幅降低用户切换频次、提升用户感知;针对地铁高速行驶场景,启用频偏补偿与智能波束赋形技术,有效缓解多普勒频移问题。实测数据显示,该方案下隧道内5G网络峰值下载速率可达2.5Gbps,平均速率稳定维持在1.8Gbps以上。即便列车以80公里时速行驶,乘客观看 4K/8K 超高清视频仍全程无卡顿,真正达成全路段覆盖、全场景适配、全速域流畅的无缝通信体验。
智赋城轨 激活城市数字脉搏
凭借5G-A网络的高可靠、大带宽与低时延特性,赋能智能运维、客流管理及应急指挥等地铁智慧化场景,推动轨道交通跃升为城市“数据动脉”,强化智慧城市实时感知响应能力,加速城市治理数智化转型。
辽宁移动创新突破地铁隧道5G-A部署瓶颈,攻克现网漏缆难以支持4.9GHz频段覆盖难、衰减大等难题,降低隧道施工难度,低成本科学合理向5G-A演进,打造一张持续改善、不断迭代、智能优化的高容量地铁隧道三载波聚合5G-A网络。地铁隧道新型5G-A组网“样板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地下交通、管廊、矿井等封闭场景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经验。未来,辽宁移动将持续深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纵深覆盖,进一步优化地铁网络布局,以科技赋能智慧出行,助力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