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说说特朗普为啥又对巴以冲突这么上心。他重返白宫后,急需拿出能闪亮登场的“外交政绩”来证明自己“能搞定一切”。斡旋巴以这个几十年都没解开的死结,无疑是最高效的“镀金场”。想想看,如果能推动停火,哪怕只是象征性的,那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乃至获奖,岂不是手到擒来?这对他个人的历史地位和国内政治声望,都是极大的加分项。

所以,我们看到特朗普政府在这方面确实投入了精力。但问题在于,他的政策核心是“美国利益优先”,而且是短期的、交易式的利益。在巴以问题上,他明显偏向以色列,同时对哈马斯采取极限施压。这套做法,或许能暂时安抚国内的亲以势力,但根本无力解决巴勒斯坦内部深刻的分裂和积压数十年的民族矛盾。这就好比想用一块胶布去粘合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看似用力,实则根基虚浮。巴以这个泥潭,不仅没让特朗普轻松捞到政治资本,反而牵扯了美国巨大的外交和战略精力。

特朗普没想到会栽跟头,诺奖提名被乌克兰一把拦下

二、乌克兰的“拦路”与欧洲的“小心思”

特朗普没想到会栽跟头,诺奖提名被乌克兰一把拦下

就在特朗普忙着在中东“灭火”的时候,他可能觉得乌克兰战场暂时可以“稳一稳”,甚至想通过缓和对俄关系来减轻负担。但棋局另一端的玩家——乌克兰和它的欧洲支持者们——可不这么想。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