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或米兰时装周的秀场外,你绝不会错过这样一道风景:一对衣着华丽的姐妹,她们的辫子上是叮当作响的爱马仕迷你Kelly包和锁扣;她们的手臂上挂着的是层层叠挂、不同尺寸的Birkin包;她们头顶装饰的是闪亮亮的香奈儿粗花呢夹克上的纽扣;她们的墨镜上闪耀着醒目的双C标志……
左右更多
2026春夏巴黎时装周上的姐妹俩在爱马仕秀场被偶遇,带着熟悉的稀有皮质款Birkin
差不多从2023年开始,她们两人每次亮相秀场,都如同一座行走的奢侈品档案馆,以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挑战着时尚圈的规则和大众审美的常见标准。要知道,一些香奈儿限定款外套上的纽扣,每颗都是不同的设计,能拆下这么多,猜猜看她们俩得有多少件?以及一些极难买到的爱马仕稀有款包袋,却是姐妹俩出街穿搭的配饰……
作为国际时装周上各大主流秀场的常客,姐妹俩的搭配堪比“人形货架”。两人的手指、脖子基本都被饰品“占领”,没有一丝空隙。难怪此前有网友评价她们俩,“原来网红的财富炫耀也分等级,轻度、重度和印度”。
中国网友还调侃姐妹俩每次看秀都“挂了一个小区在身上”。必须承认,这总结还挺准确。
她们就是来自印度的斯内哈尔·巴巴尼(Snehal Babani)和乔蒂·巴巴尼(Jyoti Babani)——人称“爱马仕姐妹花”。姐妹俩出身印度孟买南部的富豪家庭,父亲Mahesh Babani是印度最大的香料和化工企业Privi Specialty的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并持有该公司74%的股权(本人也很低调,但从未缺席过印度的富豪榜排名)。
巴巴尼姐妹两人均毕业于大学的金融专业,大部分时间都与父亲一同经营庞大的家族事业(具体哪所大学没有公开,但大概率毕业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高调地参加国际时装周,可能只是她们俩忙碌生活的一种消遣方式罢了。“富二代”的身份只是她们的起点,“企业女商人”才是她们真正的内核。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虽然这对亲姐妹的长相、身材非常相似,可其实出生时间差了14个月,所以并非双胞胎。她们两人只是从小便被有意打扮成“镜像造型”,小时候的游戏就是在妈妈的衣橱里玩配色,而这份“同步感”倒的确成了她们日后的造型灵感,也成为她们出名走红的助推剂之一。
巴巴尼家族是孟买当地最早接触欧洲奢侈品文化的豪门家庭之一,她们的母亲收藏丝巾与高定珠宝,父亲则爱研究皮革工艺和马具文化。据此前报道,姐妹俩人生中的第一件奢侈品是6岁时母亲赠送给她们俩的香奈儿耳环。从那时起,高级时装与珠宝便成为了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呼吸般自然。因此,巴巴尼姐妹这种对奢侈品的极致堆砌,在旁人看来或许是肤浅的炫富,但对她们而言,却真的是一种自小养成的生活方式。
以奢华著称的泰国希里万纳瓦瑞公主,在姐妹俩身旁都显得非常低调
在她们身上,“姐妹装”从来不等于简单地“复制粘贴”。两人出席时装周的时候,总会刻意制造一些微妙的错位,比如一个冷色调,一个暖色调;一个穿裤子,一个穿裙子。她们喜欢玩对称,但不对立;玩前后呼应,但不雷同。
她们的时尚风格,可以概括为“More is more”。她们懂得在镜头前保持“对话感”的张力,既有统一的气场,又各自拥有完整独立的个性。这就是为什么每次街拍中,她们都像一幅“行走的双联画”。即使被旁人认为是奢侈品的极致堆砌,姐妹俩也没改变过自己。
但就在姐妹俩通过出席时装周获得大量关注并火速涨粉之后,她俩竟然无声无息地关闭了社交账号,目前也始终保持私密账号的状态,需要申请关注通过后才能看到账号的内容。对此,她们在采访中回应道,风格应该跟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并不在乎粉丝数量多不多。她们的账号更新频率也很低,有时几个月才发布一组图。
有人认为姐妹俩的意思就是,段位不够的、欣赏不来我们的,都没必要去迎合。当然,也有人觉得姐妹俩张扬的品位的确很难和主流老钱们玩到一起。毕竟她们在秀场外留下了太多让人印象深刻、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造型,对于传统老钱都是极大的颠覆,所以想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确不容易。巴巴尼姐妹的这身“爱马仕盔甲”不仅象征着她们的财富,更是一种极具个人辨识度的标签,让她们在千人一面的时尚圈中,瞬间被所有人记住。
这或许是关于她们的价值观里最核心的一点。巴巴尼姐妹对自己的标签定位是“独特传家作品收藏家和鉴赏家”,她们也曾不止一次提到过,自己的穿搭并非是为了炫耀财富,而是为了赞颂时装的美丽(原话是It’s not about showing wealth, it’s about celebrating beauty)。从她们主动将账号关闭和私密化就能发现,姐妹俩不靠名气、不靠合作,怎么打扮全看心情。至少,在她们自己营造的这个精致而私密的小圈子里,没有太多审视的目光,她们可以活得很自在。
图源:东方IC、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