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警益阳支队
“学历史、观天下”
系列创新精品课正式开讲
首期课程以“四渡赤水”
这一经典战例为核心内容
通过沉浸式讲解
分阶段推演和深度研讨
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历史学习与思维训练之旅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一场惊心动魄的运动战,被毛泽东誉为平生的“得意之笔”。它不仅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典范,更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维、决策智慧、执行力和方法论。
油画《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态势图
本堂课的教员,武警益阳支队某中队董周洋,首先从1935年初红军面临的严峻形势讲起。通过地图、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清晰还原了红军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险恶处境,深刻分析了四渡赤水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课堂打破了“教员在上面讲、官兵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全体官兵都参与其中,将自己带入“指挥员”的角色,依照“一渡、二渡、三渡、四渡”的节奏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展示了当时的敌我态势图及资源配置,由小组讨论后提出应对策略,再与历史真实决策对照分析。
这一环节气氛热烈,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官兵在思想碰撞中深刻体会了何为“实事求是、因敌而变”,何为“走打结合、创造战机”。
推演结束后,董周洋带领大家回归整体,从战略意图、战术执行、团队协作等角度对“四渡赤水”进行了总结,为大家梳理归纳了红军“大局为重、灵活应变、执行坚决、主动出击”的四大制胜要诀。
“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学!通过角色代入和情境推演,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而深刻,让我仿佛‘穿越’到了1935年。这堂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训练,对提升分析复杂问题、制定应对策略的能力很有帮助。”某中队战士廖逸铭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