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形势和冲突各方国内政局都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单凭一场又一场美俄峰会能够化解乌克兰危机。
美国总统原本17日要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商讨美国是否向乌克兰提供用于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的“战斧”导弹。然而就在两人会面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通电话让特朗普改换调门,表示当前要点是筹备举行第二次美俄峰会,会晤地点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上次峰会徒劳无功
两个多月前,特朗普和普京刚刚在美国阿拉斯加会晤,谈的也是乌克兰问题。如果说上次会议产生了什么影响,那就是给了乌克兰和欧洲一个机会把无法结束冲突的责任推给俄罗斯,推动美国同时加大了对乌援助和对俄施压的力度。单就促和而言,阿拉斯加峰会徒劳无功,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预判失准和急于求成。
普京与特朗普。图源:GJ
然而,每次白宫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无功而返都会在中东得到“补偿”。特朗普之所以敢于在8月冒险召开美俄峰会,部分原因就在于美国6月对伊朗核设施发起的大胆打击不仅没有招致报复,以色列和伊朗的交火还很快平息,都增强了特朗普在外交决策上的自信。9月特朗普在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又提出“20点计划”,最终促成巴以停火。不论停火是否脆弱,这次斡旋到底给了特朗普十足底气和资本,支撑他再度在乌克兰问题上冒险举办美俄峰会。
加大对乌支持力度
虽然仍颇为冒险,但特朗普也并非单纯碰运气“重掷一次骰子”,他为拟议中的布达佩斯峰会所做的铺垫要比阿拉斯加峰会更为有效。
在阿拉斯加峰会前,特朗普也试图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声称如果普京不配合美国的促和,将实施新的严厉制裁,包括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100%次级关税。然而对久经西方制裁的俄罗斯来说,特朗普的威胁更像“龇牙咧嘴”,丝毫没有为美国增加筹码。与此同时,美国虽然与其他北约成员达成了后者替乌克兰“代购”的新军援机制,但还没有对战场形势产生直接影响。
阿拉斯加峰会无功而返后,美国明显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在外交上,特朗普首次承诺会以直接派兵之外的“某种方式”参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在联大与泽连斯基会晤期间,特朗普又破天荒地一改口风,表示在北约的持续财政支持下,乌克兰有可能收回危机爆发后丧失的全部领土。在战场上,不仅美援装备陆续抵达乌克兰,乌军还在美国情报支持下开始系统性地纵深袭击俄罗斯能源设施,攻击范围从波罗的海、黑海直至西伯利亚。在一系列政策调整衬托下,特朗普声称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暗示将升级冲突的威胁就不再是一眼能看穿的虚张声势。
乌欧陷入尴尬境地
在特朗普得意地保持舆论曝光度的同时,乌克兰及其欧洲支持者们则陷入了尴尬境地。原本兴冲冲赶赴华盛顿试图获得“战斧”导弹的泽连斯基成为特朗普大谈美俄峰会的背景板,甚至没有得到在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机会。
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图源:新华社
将峰会地点放在布达佩斯更是对欧盟的公然挑战。俄乌危机爆发以来,匈牙利在对乌、对俄政策上一直与欧盟立场相左。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近期加大了对欧洲援乌派批评的调门,也承受着来自欧盟的更多压力。由于欧盟和俄罗斯已相互关闭空域,普京如果要前往布达佩斯与特朗普会晤只有三种选择:其一是穿越乌克兰,其二是从土耳其、希腊、黑山和塞尔维亚绕道,其三是除匈牙利之外,欧盟再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或波兰等成员国也开放领空。从安全性和便捷性考虑,第三种方案最为恰当,只是会让欧盟看上去对俄罗斯“妥协”。但为了避免激怒特朗普,欧盟实际上并没有拒绝这一选项。就此而言,选择布达佩斯作为会晤地点像是俄罗斯在替欧尔班“撑腰”和“出气”。
不过,虽然美国和俄罗斯又将乌克兰及其欧洲支持者“摆了一道”,但是乌克兰问题要想在布达佩斯峰会上取得突破并不容易。在和平条件上,俄罗斯尚未展现出更多让步迹象,仍要求乌克兰撤出顿涅茨克全境、承诺永久放弃加入北约和其他军事联盟、限制自身军事力量且不得接受西方军事支持。即使美国愿意接受这些条件,乌克兰及其欧洲支持者仍然可以选择单独打下去。更何况,正如特朗普自己吹嘘的那样,当前美国的对乌援助不再是持续的负担,而是利润丰厚的交易。即使俄乌冲突延宕,美国仍有利可图,并无必要切断包括情报分享在内的对乌克兰和欧洲的一切支持。
在战场形势和冲突各方国内政局都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单凭一场又一场美俄峰会能够化解乌克兰危机。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肖河(中国社科院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
编辑 深海星 深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