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上台都好几天了,这事本来挺受关注,但更引人注意的是——她等了整整三天,都没收到中方的贺电。要知道,她的前任们可没这待遇:石破茂去年刚当选当天,就收到了中方两封贺电;菅义伟、岸田文雄也差不多,从来没等到过三天后。这么一对比,高市早苗这“待遇”在最近几届日本政府里,算是独一份了。

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贺电,日本主动“逼问”,外交部的回应有深意,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这事不光高市早苗自己着急,外媒也盯得紧。10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读卖新闻》的记者直接把问题抛了出来:“高市早苗都当首相了,中方到底发不发贺电啊?”

面对这个近乎“逼问”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很有讲究,先说了句“中方已经根据外交惯例作出适当安排”,接着又强调,中日是邻居,中方在中日关系上的态度一直没变,就希望日方能跟中方好好配合,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里的规矩,尤其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这些大事上,得守住之前的承诺,别破坏两国关系的基础。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一封贺电吗?至于这么“慢半拍”吗?其实还真不是小事——外交上从来没有“例行公事”,贺电背后藏的是对对方政府的态度,以及对两国未来关系的预期。中方之所以没着急发,根源还在高市早苗自己身上。

大家都知道,高市早苗是出了名的极右翼政客,以前反华态度特别明确:不光喊着要修改日本和平宪法,把自卫队改成“正规军”,还敢否认日本二战的侵略历史,说当年日军跑到别的国家烧杀抢掠是“自卫”,这话说出来连基本逻辑都站不住脚。更过分的是,她还多次放话“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明摆着要插手中国内政,触碰中方的底线。而且她这次上台,还拉了“日本维新会”当盟友,这个党派也是右翼,里面还有个被中方点名制裁的“汉奸”石平——就冲这些过往,中方怎么可能像对待前任那样,一上来就送上贺电?

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贺电,日本主动“逼问”,外交部的回应有深意,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当然,高市早苗自己也清楚现在的处境,她这个首相当得一点都不稳。上台没多久,原本跟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就闹掰退出了,执政联盟一下就弱了,只能拉日本维新会来凑数;自民党内部也有不少人质疑她的能力,觉得她连盟友都留不住,下次选举大概率要翻车。更头疼的是日本的经济,债务都超过GDP的250%了,通胀还压不住,她竞选时喊的“稳物价、保就业”,要是实现不了,执政基础就彻底塌了。

也正是因为内忧外患,高市早苗最近对华态度明显软了下来,开始释放示好信号:之前计划的“拜鬼”活动搁置了,刚当选自民党总裁就说想跟中方“坦诚对话”,就连要发表的施政演说草案里,也把中国称作“重要邻国”,还主动邀请中方搞“首脑会谈”,说要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这跟她以前的强硬派作风比,简直像换了个人。

但中方显然没只看她的“漂亮话”。外交部的回应其实已经把话挑明了:“按外交惯例安排”不是不给贺电,而是贺电给不给、啥时候给,得看高市早苗政府的实际行动。毕竟以前安倍这些首相在任时,中日关系能有改善,关键是双方在历史问题上有基本共识,也不碰台湾问题的红线。现在高市早苗就算说了要“对话”,可同时还计划把防卫费提高到GDP的2%,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这些动作跟“战略互惠”根本不搭边。

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贺电,日本主动“逼问”,外交部的回应有深意,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说到底,中方迟迟没发贺电,其实是给高市早苗递了一张“考卷”:中日关系要想好好走,光靠嘴上示好没用,得在历史问题上认错、在台湾问题上守规矩,真正落实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要是她还抱着以前的极右翼想法,不拿出实际行动来,别说贺电等不到,中日关系继续恶化,最后吃亏的还是日本,她自己的首相位子能不能坐稳,恐怕也悬。毕竟日本政坛“5年换4相”的魔咒摆在那,要是搞砸了,她很可能就是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