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要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谈经贸的事,本来大家还等着看双方能不能好好沟通,结果美方这边谈判还没开场,先搞了个小动作,直接撞在了中方的枪口上。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贸易代表还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冤,说中美贸易“不对等”,他们已经没法忍了。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遍,就能看出美方到底有多“双标”。

谈判还没开始,美一个动作撞上中方枪口,当着全世界的面,美贸易代表:无法忍受不对等

先说说为啥会有这场谈判,根源还是中方的稀土出口新规。之前美方一直拿着关税当“大棒”,今年4月特朗普对华关税一度飙到145%,中方没法坐视不理,就出台了稀土相关的管制措施——从稀土开采、冶炼到磁材制造的技术,没有许可都不能出口。别觉得这是小事,稀土这东西可是“工业黄金”,不管是造笔记本、芯片,还是喷气发动机、军工设备,都离不了它。而且全球85%以上的稀土精炼能力都在中国手里,美西方之前全靠从中国进口,中方一管制,他们立马慌了神。

美方慌了之后也想过自救,比如砸钱让本国企业挖矿,结果资本觉得风险太大,根本不敢来;欧盟更离谱,说要去太空挖矿,被骂“不切实际”。折腾半天没效果,美方只好转头找中方谈判,说要去吉隆坡碰面,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带队,格里尔还提前出发去打前站,贝森特则说“周末就谈,希望能为两国领导人会面铺路”。

可谁能想到,这边谈判的行程刚定下来,那边路透社就爆了个大消息:特朗普政府正在琢磨一个损招——限制软件驱动的产品对华出口,小到咱们常用的笔记本电脑,大到飞机上的喷气发动机,都在限制名单里,理由是“回应中方的稀土政策”。记者追问贝森特这事儿是不是真的,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一切都在考虑之中”,还放话“要拉着G7盟友一起干”。

这操作就很耐人寻味了:一边喊着要和中方“缓和关系”,一边偷偷酝酿着搞出口限制,这不就是典型的“边谈边打”?中方早就把话撂在明处了:美方要是一边想谈判,一边又搞威胁、加关税,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现在美方主动凑上来谈,转头又琢磨限制出口,这不就是撞在中方的枪口上吗?

谈判还没开始,美一个动作撞上中方枪口,当着全世界的面,美贸易代表:无法忍受不对等

更让人气笑的是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表态。他提前去吉隆坡之后,没想着为谈判营造好氛围,反而先放了句硬话,说要“重新审视中美贸易关系”,还当着媒体抱怨“过去二十年这关系一直对中方有利,美方已经无法忍受这种不对等了”。这话听着就没道理——过去这些年,美国企业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现在中方不过是用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资源,美方就喊“不对等”,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吗?

其实美方这两个动作,看着挺唬人,实则全是“杀敌八百,自损一万”的笨招。先说说限制软件出口这事儿,美方以为能卡中方的脖子,可实际上呢?要是真限制了,中国企业没法用正版软件,说不定就会用盗版,到时候受损的还是美国软件公司的利益。而且中国最不缺搞软件的人才,美方一限制,反而会逼着国产软件加速发展——之前英伟达恢复对华供应芯片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替代产品,这次软件领域也一样,说不定中方早就做好了准备。

再看格里尔喊的“不对等”,更像是没招了的“无能狂怒”。美方要是真觉得“不对等”,有种就彻底和中国脱钩?可他们根本没这底气。现在美国国内债务危机压头,通胀又高,老百姓买东西都得花更多钱,要是没了中国的便宜商品,美国经济大概率要崩。之前特朗普威胁加100%关税,美股当天就跌了不少,标普500跌了0.5%,纳斯达克跌了1%,市值蒸发了约2万亿美元,这就是现实。

而且美方想拉G7盟友一起施压,也没那么容易。德国的新能源车产业、风电产业全靠中国稀土,要是中方继续管制,德国最先扛不住,德国财长早就公开警告“反制会适得其反”;其他盟友也各有各的小算盘,根本不是铁板一块。说白了,美方喊着“联合制裁”,不过是想装出“人多势众”的样子,实际上根本没人愿意陪他们冒险。

反观中方这边,态度一直很明确:谈判可以,但必须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谈,美方要是光靠威胁、搞小动作,根本没用。这次中方派了中方高层带队去谈判,就是要坚定捍卫自己的利益。之前美方还炒作特朗普要访华,结果中方根本没接茬,特朗普的访华计划都改到2026年了——不是中方不给面子,是美方没拿出诚意。

谈判还没开始,美一个动作撞上中方枪口,当着全世界的面,美贸易代表:无法忍受不对等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美方是有求于中方,却还端着“霸权”的架子,一边想让中方松绑稀土管制,一边又舍不得放下威胁的手段。这种“吃饭砸锅”的做派,中方早就看透了。这次吉隆坡谈判,要是美方不收起那些小动作,不放弃“双标”的说法,光靠喊“无法忍受不对等”,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毕竟中方现在手里有稀土的底气,也有技术自主的能力,美方想靠施压让中方让步,纯属打错了算盘,最后只会让自己更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