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近来波诡云谲,伊朗刚结束“伊朗-以色列12天冲突”的纪念活动,总统佩泽希齐扬就传出即将访华的消息。这一动向让国际社会纷纷猜测:在美西方步步紧逼、盟友态度摇摆的当下,伊朗是否要将“向东看”战略推向新阶段?此次访华又将带着怎样的核心诉求?

伊朗的处境堪称腹背受敌。今年6月,以色列突然发动大规模空袭,不仅摧毁了伊朗大部分防空系统,还暗杀了多名高级军事指挥官和至少13名核科学家,造成逾1000人死亡。而就在伊朗与美国特使计划举行第六轮间接谈判的48小时前,这场突袭彻底搅黄了外交努力。更糟的是,美国在促成停火的两天前,轰炸了伊朗福尔多、纳坦兹两大铀浓缩设施,还袭击了伊斯法罕的工厂,连刚建成尚未启用的第三座铀浓缩工厂也未能幸免,伊朗数十亿美元的投入毁于一旦。

佩泽希齐扬将访华,提出1个请求,彻底向东看,才是伊朗唯一出路

特朗普(资料图)

谈判桌上的僵局同样棘手。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明确提出,重启核谈判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解释谈判期间袭击的原因、保证未来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赔偿冲突造成的损失。但美国态度强硬,特朗普甚至放话“将在弹指间摧毁伊朗核计划”,并在7月升级制裁——对伊朗商人控制的航运网络实施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制裁,涉及50多个实体、50多艘船只,直指伊朗能源出口命脉。

欧洲国家的表现更让伊朗失望。英、法、德以“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相要挟,要求伊朗恢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却对2015年核协议中解除制裁的承诺视而不见。对此,伊朗议会6月通过法案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总统佩泽希齐扬签署批准,以此回应欧洲的施压。

南亚外交的波折更让伊朗认清现实。曾被视为重要伙伴的印度,在以色列空袭后拒绝参与上合组织对以色列的谴责,明显优先维护与美以关系。反观巴基斯坦,不仅在上合框架内声援伊朗,还单独警告以色列,佩泽希齐扬访巴时双方达成共识,将双边贸易额从每年30亿美元提升至100亿美元,巴方更明确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

佩泽希齐扬将访华,提出1个请求,彻底向东看,才是伊朗唯一出路

伊朗总理(资料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佩泽希齐扬的访华行程充满战略意味。从双方利益契合点来看,核心请求大概率围绕能源合作展开。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伊朗近9成原油和凝析油出口至中国,且价格比国际市场价低6-7美元/桶,这种互补性让能源合作成为中伊关系的重要支柱。

但伊朗的需求不止于此。美国对其航运网络的制裁直接冲击石油运输,伊朗可能寻求与中国深化协作,通过人民币结算、开辟新运输通道等方式规避制裁。此外,核设施重建也可能被提上议程——伊朗虽表示“建筑可重建、机器可更换”,但技术和资金支持不可或缺,中国在核电领域的经验或能提供助力。

伊朗还希望在国际层面获得支持。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伊朗坚持民用核计划,最高领袖20年前就发布禁止发展核武器的宗教裁决,其寻求中国在国际场合认可其合法铀浓缩权利的诉求顺理成章。

佩泽希齐扬将访华,提出1个请求,彻底向东看,才是伊朗唯一出路

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曾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石油,遭中方明确拒绝。中国外交部强调,将根据自身利益确保能源供应稳定,这为中伊合作奠定了基础。

不过,伊朗“向东看”仍面临挑战。国内反谈判情绪高涨,部分势力主张核计划武器化,需平衡派系利益;美国可能加码对中伊合作的制裁,欧洲或加速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印度作为恰巴哈尔港主要投资方,也让伊朗难以彻底切割。

但综合来看,“向东看”仍是伊朗最现实的选择。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在经济、安全领域的支持,能为伊朗提供对抗西方施压的战略支点。佩泽希齐扬访华若能深化能源与安全协作,将为伊朗注入稳定动能。

当然,“彻底向东看”并非要与西方完全决裂,而是以东方伙伴为后盾,在谈判中掌握主动。在美以强硬、欧洲背弃、印度摇摆的当下,向东寻求可靠伙伴,无疑是伊朗穿越困境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