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拍卖的四合院(局部)。(湖里法院 供图)
去年,湖里法院公开拍卖了一处位于北京二环的四合院,这处房产最终以3.6亿元拍出并交付买受人,创下湖里法院迄今为止处置成功的最大标的纪录。近日,湖里法院披露了这次法拍的详细情况。
据了解,2018年9月,厦门某贸易公司向厦门某银行贷款1.6亿余元,该贸易公司的关联公司——北京某物业管理公司以其名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28号房产(即本次拍卖标的物)及该房产相应的土地使用权提供抵押担保。
后来,因为厦门某贸易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厦门某银行便向湖里法院申请执行,从而通过对北京某物业管理公司抵押的房产及对应土地进行折价、拍卖或变卖,用所得款项优先收回欠款。
标的物涉及众多利益方
该房产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北海公园、什刹海,位于北京中轴线范围内,且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仿照乾隆年间大圆镜智宝殿重建而成,原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标的物位置特殊、资源稀缺,该房产被抵押了十余次,涉及众多利益方,导致案件执行过程中面临多次复杂异议、强制腾退异地房产、买受人申请迟延付款等多重挑战。
湖里法院用一年时间持续攻坚,这处涉案房产最终以3.6亿元拍出,并已交付买受人,创下湖里法院迄今为止处置成功的最大标的纪录。
一天内完成房产腾退与交付
据了解,在案件推进过程中,房产实际占用人、第二顺位抵押权人等曾以租赁合同、评估结果异议等为由试图阻碍执行进程。湖里法院用一纸告知书明确态度:对重复异议不再审查。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恶意异议行为,大幅提升了执行效率。
异地执行最怕“客场作战”,加上这处房产占地面积超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情况本就复杂,腾退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
对此,湖里法院主动对接当地法院,同时,引入当地安保力量充实异地执行队伍,形成“内外联动”的执行合力。最终,在湖里法院4名执行干警的带队下,一天就完成了房产腾退与交付。
司法的温度还体现在灵活施策中。买受人竞拍成功后,因资金周转压力申请延期支付尾款。湖里法院在充分研判其付款能力与案件特殊性后,最终附条件同意延期,但买受人在迟延支付期间需按LPR标准支付利息。
这一做法既给了买受人缓冲空间,又通过利息约定保障了申请执行人权益。最终,买受人在筹措资金后如期向湖里法院缴交全部尾款,并实际缴交利息1119829.89元。
(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 通讯员 湖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