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命运很少,甚至从未,是由服装来决定的。
然而,8月18日的美乌峰会,白宫记者团却把焦点放在一个略显“错位”的话题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猜测甚至打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会面时,究竟会不会穿西装?
8月18日,泽连斯基穿西装与特朗普会面
当泽连斯基抵达白宫时,特朗普站在门口迎接他,一见面就对他的西装外套和黑色衬衫赞叹不已。特朗普说道:“我真不敢相信,我喜欢它!”
“这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泽连斯基半开玩笑说。
随后,整场白宫记者会,气氛都好得有点“不真实”。
“泽连斯基总统,您穿这套西装太帅了!”泽连斯基的“老熟人”、《真实美国之声》的记者布莱恩·格伦说道。
“我也是这么说的,”特朗普转身对泽连斯基说,“上次攻击你的就是他。”
“我记得这件事,”泽连斯基对格伦打趣道:“你没变,你穿的还是六个月前那套西装。但我变了。”
时间回到半年前的2月28日,当时泽连斯基在访问白宫时,因为没有穿西装遭到了格伦的嘲笑。泽连斯基穿了一件带有乌克兰三叉戟徽章的黑色长袖Polo衫,配军装裤。他的穿搭在当时不仅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甚至在一些美国官员看来,这象征着他拒绝向白宫屈服。
“你为什么不穿西装?这里可是美国最高级别的办公室。”格伦提问道,“你到底有没有西装?”
事情从这时起就开始变糟了。先是坐在沙发上的美国副总统万斯没忍住笑声,接着特朗普也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随后屋子里的人都开始心照不宣地偷笑起来。
泽连斯基当时还硬气回应:“等这场战争结束,我会穿上西装。也许像你的一样,也许更好,也许更便宜一些。我不知道,我们走着瞧吧。”
2月28日,泽连斯基在白宫遭到嘲笑
可几分钟后,争吵就不止于衣服了。特朗普和万斯开始轮番斥责泽连斯基对美国的支持不够“感激”,称他无礼且忘恩负义。一场令人震惊的白宫“世纪骂战”通过镜头在全球直播,泽连斯基的那趟访问,基本空手而归。
之后,泽连斯基就开始着手补救。他必须努力争取特朗普的支持,后者长期以来一直质疑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政策。泽连斯基公开感谢了美国的支持,并努力修复与特朗普的关系。
后来与特朗普的会面中,泽连斯基都选择了更为正式的服装。在梵蒂冈参加教皇方济各的葬礼和在荷兰举行的北约峰会上,他都穿着西装。
直到6个月后,他再次来到白宫,穿着西装,谈笑风生。
当时美媒的文章以《泽连斯基的着装选择如何引发了白宫争吵》为题
也许有人觉得,盯着衣服看不如多关注和平谈判的细节。但恰恰是这种细节,暴露了泽连斯基的转变:他在尽可能地去讨好特朗普这名反复无常的美国总统。
无论如何,泽连斯基成功了,他的新造型似乎让特朗普非常满意。格伦在会后特别提到了这一点,他认为特朗普或许会把这当成一次“胜利”。因为对特朗普来说,泽连斯基愿意改变着装,就是他掌控全局的体现。
说到底,穿什么,从来都不只是穿什么。
泽连斯基担任喜剧演员时常穿西装
其实在成为乌克兰总统之前,曾担任喜剧演员的泽连斯基经常穿定制西装。在上任之后,他也多以西装和职业装亮相。
直到2022年2月俄乌冲突全面爆发,泽连斯基开始在公开场合穿军装,并发誓在恢复和平之前不会换回常服。那身军绿色Polo衫,成了他战时领袖的标志。
泽连斯基的战时穿搭
相对来说,特朗普却是个极度讲究仪式感的人。他多年来精心打造自己的形象,从惯常的西装领带到对所有金色事物的热爱,把一切都打造得看起来像“赢麻了”的样子。
因此,为了讨这位“讲究”的美国领导人的欢心,欧洲发起了多管齐下的外交攻势。一位欧洲官员表示,18日会晤前,乌欧官员讨论了泽连斯基的着装问题,多方达成一致,认为泽连斯基不应再穿军装。于是有了身穿黑色西装的泽连斯基,以及一群为他“撑腰”的欧洲领导人。
据报道,欧洲领导人,尤其是芬兰总统斯图布,对泽连斯基进行了名为《如何与特朗普打交道》的培训。斯图布本人也身穿双排扣西装,并因其服装显得年轻有活力而赢得了特朗普的称赞。
泽连斯基的新造型成效显著,让特朗普投来了欣赏的目光。格伦也一改此前态度主动道歉,“我向你道歉,你看起来棒极了。”
欧洲多国与特朗普举行多边会谈
说到底,泽连斯基此次白宫之行的着装变化,背后折射出的,是乌克兰在依赖美国援助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目前俄乌冲突进入持久战阶段,乌克兰在军事、经济与外交上愈发依赖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支持。乌克兰早已不再拥有2022年战争初起时那种道义上的“筹码优势”。西方援助疲劳、国内动员困难、战场进展缓慢,都让乌克兰的谈判地位大幅削弱。这些都更让泽连斯基意识到:与其坚持象征性的“战时姿态”,不如务实调整策略,以换取实际利益。毕竟,在这场不对称的同盟关系中,乌克兰并非平等伙伴,而是求助者。
这种转变虽现实,却也令人唏嘘。且这不仅是泽连斯基个人的妥协,更是一个处于大国博弈中的小国,在生存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泽连斯基终于明白:在国际政治的牌局中,乌克兰手中的牌并不多。唯有放下姿态、学会“讨喜”,才能在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政治中,为乌克兰争取一线生机。
(编辑:Yvo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