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菲律宾政局正陷入混乱:一边是民众要求小马科斯下台的呼声日益高涨,另一边,小马科斯却悄然派人探视了被羁押在荷兰海牙的前总统杜特尔特。这一动作引发外界广泛猜测:此举究竟是单纯的慰问,还是暗藏 “先下手为强” 的政治算计?
面对马科斯政府的这次探视,杜特尔特的女儿、现任菲律宾副总统莎拉反应尤为激烈。她近期公开表达强烈担忧,称这一消息让自己 “深感不安”,并明确表示:自父亲被押往海牙后,家人每天都会安排一到两人前往探望,目的就是确保杜特尔特能得到人道对待,“我们完全不需要政府来进行这种所谓的‘慰问探视’”。
莎拉更进一步发出警告:若这种虚假探视持续,一旦杜特尔特在羁押期间发生意外,国际刑事法院与菲律宾政府必须共同承担全部责任。这番表态几乎是当众指控马科斯政府 “别有用心”。
对此,马科斯政府迅速否认争议。菲外交部很快确认,驻海牙使馆确实对杜特尔特进行了一次领事探视,但强调整个过程完全符合程序,“不存在任何不当之处”。然而,在当前菲律宾敏感的政局氛围中,这样的解释难以打消外界疑虑,反而让更多人将此事与暗流涌动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
事实上,马科斯政府当前正处于执政以来的高危时刻。近段时间,菲律宾 20 余座城市同步爆发 “万亿比索游行”,抗议者直指马科斯政府腐败无能,要求追讨被侵占的公共资金,并将涉案官员绳之以法。据菲媒《每日问询者报》报道,这是 2022 年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爆发的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
回溯马科斯的竞选承诺,他曾誓言 “打击腐败、振兴经济”,如今却因一桩防洪工程丑闻陷入被动:政府对丑闻的调查进展缓慢,关键涉案人员迟迟未被抓捕,甚至马科斯的家族亲戚也被卷入其中。更引发民众不满的是,总统府试图将抗议定性为 “单纯反贪腐,而非反马科斯”,企图甩锅卸责。这种逃避态度反而激化了民众情绪,让抗议浪潮愈演愈烈。
随着示威活动升级,警方采取了强硬镇压手段,水炮、催泪弹与棍棒齐上阵,最终造成 90 余名警员、50 余名民众受伤,甚至出现人员死亡。尽管短期内局势暂被压制,但这种暴力应对方式,已在菲律宾社会层面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全国陷入动荡的四五天里,总统马科斯始终未曾公开露面,显然,他已意识到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也正因如此,他在此时派人探访杜特尔特的行为,更显耐人寻味。
一方面,马科斯或真有 “先下手为强” 的考量。他深知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国内的深厚威望 —— 若杜特尔特家族在此时发声煽动,当前这场 “反贪腐抗议” 极可能升级为 “反马科斯家族” 的政治运动。一旦局势发展到这一步,马科斯恐将重蹈其父覆辙:不仅总统职位难保,甚至可能再度流亡海外。而若杜特尔特在羁押期间 “突发意外”,他最大的政治对手将彻底消失,便能集中精力应对眼前的危机。
当然,这仅是基于局势的猜测。另一种可能是,马科斯希望通过此次探访摸清杜特尔特家族的态度:杜特尔特是否打算借当前乱局 “翻盘”?莎拉是否已准备与反对派联手?要知道,菲律宾政坛向来以 “利益交换” 为核心逻辑,马科斯或许想借此释放信号:若杜特尔特家族愿意暂时保持沉默,他可 “网开一面”,助力杜特尔特尽快回国。
马科斯派人 “探视” 杜特尔特,看似是一次常规外交行为,实则在菲律宾当前的乱局中,透露出政局的深层不安与权力角逐的暗流。马科斯究竟在担忧什么?他向杜特尔特家族传递的真实信号是什么?答案或许即将揭晓,但可以确定的是,菲律宾的政治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数月,马科斯能否挺过此次危机、杜特尔特家族是否会卷土重来,将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