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主题演讲时表示,现在我国资本市场总市值已达到100万亿元,但与我国GDP相比,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他说,当今世界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成熟度有一个硬指标,即资本市场总市值对这个国家的GDP比例大体在1:1到1:1.2。如果小于1:1,比如GDP有100,资本市场市值只有60、70,意味着资本市场发育不到位,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果GDP是100,资本市场的总量超过130、150、200甚至更高,就是资本市场过度发育,存在泡沫。比如美国现在的GDP是29万亿美元,股票市场市值达到70多万亿美元,是GDP的200%多。这表明美国资本市场热度过高,存在一定的泡沫。
黄奇帆在演讲中
再看中国,黄奇帆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总量今年初是70多万亿元人民币,现在已经达到100万亿元。中国GDP今年预计会达到140万亿元。目前资本市场占GDP比例只有70%,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我们即将进入到“十五五”规划和2040远景目标期。在他看来,到2040年中国GDP将会翻一番,按不变价格核算,从现在的约140万亿元增长到280万亿元。如果按可变价核算,到2040年中国的GDP总量会达到350万亿元左右。如果股票市场占GDP的100%至120%,意味着15年后我国股票市场总量有可能在400万亿元左右,较现在100万亿元的水平翻两番。
“这是我国发展金融强国的内在目标之一。”黄奇帆认为,应该在15年后让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达到100%,这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它可以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包括支持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健康发展;促进老百姓多渠道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等。
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力量就是各类风投、创投、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黄奇帆认为,创投风投基金要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多多投资,深度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
“说起‘硬科技’,大家往往想到一个个制造业高新企业。事实上,能够孵育高新企业的‘温床’和‘土壤’的,是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联的企业。”他表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不仅为制造业服务,它还自带光环,本身就是GDP的最大板块和最大增长极,也是高端工业品、终端产品高附加值的基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