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布丁

又见烧烤店用玉米作燃料引发关注。

据大皖新闻,山东烟台一家烤肉店通过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店内使用玉米作为燃料,引发争议。店家对此回应称,使用的玉米有一部分是从周边农户手中收来的,使用的是陈化粮(品质下降不能直接作口粮食用的粮食),他们不认为是浪费,而是帮助了农民。

但店家的回复并未平息争议,反而随着一众媒体和粮食专家的介入,对用玉米做燃料是否浪费粮食的讨论,愈发激烈。

10月21日,烟台经开区市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到该烤肉店现场检查,发现确实存在使用玉米作为燃料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角度,他们已规劝店家停止将玉米作为燃料,并将相关宣传视频下架。

去年五一期间,大连一家烤肉店用玉米作燃料,也曾引发争议。大连市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对此表示,烤肉店用玉米作燃料不可取,不提倡商家这么做。

烤肉店用玉米当燃料,物尽其用就不算浪费

认为烧玉米粒很浪费,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即这些玉米粒本有更好的用处,要么被吃掉,或者用于榨油,要么用来生产乙醇——虽然不是食用,但相比直接燃烧,后者附加值更高。

从新闻里看,这个前提似乎是不存在的。

烟台这家烤肉店店长表示,他们收购的,是周边农户的陈化粮。都知道,陈化粮因营养成分低,有害物质含量高,通常达不到食用标准,目前最大的用途是生产工业乙醇。但工厂要求的量极大,一般农户根本没那个渠道,把自家陈化粮卖给工厂。

如果玉米没人买,一直存储在仓库里,最后大概率只能报废处理。这个时候有人收购,价格还不低,农民当然求之不得。农民种玉米,首先是要赚钱,能生存下去。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用玉米作燃料太浪费,显然没有考虑农民的现实处境。

若是担心玉米做燃料会被其它商家效仿,进而动摇公众对玉米是粮食的认知,最后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那就属于多虑了。

烤肉店用玉米当燃料,物尽其用就不算浪费

烤肉店用玉米作燃料,不是近两年才有的事。虽然一些商家把用玉米粒烤肉当成特色宣传,说烟少、烤出来的肉有玉米清香,但促使他们用玉米粒而非木炭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后者的价格足够低。如果玉米做燃料的成本太高,即便是个卖点,长期看也很不划算。

说白了,农户把玉米粒当燃料卖,不是因为观念跟不上,不懂粮食安全的重要,而是因为没有比这更好的销路。

这几年来,因为供过于求,玉米价格一直处于低位。一方面,全球玉米丰收,价格大幅下跌,跌幅远大于国内,进口玉米比从国内收购更划算;另一方面,国内对玉米的需求在减少。除了少量供人食用外,玉米主要是卖给医药厂做酒精,或卖给饲料厂做饲料。因为生猪养殖规模缩减,饲料厂的需求不大。这种形势下,别说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农民能把陈化粮卖出去,就不错了。

用玉米作燃料烤肉,商家有了特色卖点,农民获得了收入,明明是双赢的选择。物尽其用就不是浪费,动辄说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有点太上纲上线了。换个角度想,如果农民卖不掉积压的玉米,种一亩亏一亩,索性不种了,让地荒着,岂不是更威胁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