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孔子文化节筹备和目标
◉ 文化节背景
今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领导们,共同探讨和介绍了2025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筹备情况,并针对记者们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孙文详细介绍了孔子文化节的筹备,通过文化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
◉ 文化创新与国际传播成果
王炳春表示,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该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致力于推动文化创新与创意,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为此,山东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拓展国际传播途径以及打造交流互鉴的新范式。这些努力不仅让嘉宾和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还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山东通过创建沉浸式体验和传播渠道,将中华文化推向国际舞台。接下来,山东将充分利用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重要平台,不断深化文化创新与创意,同时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以推动中华文化更加广泛地走向世界舞台,从而以实际行动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02
济宁市的文化名片建设
◉ 文明交流与文旅融合
济宁,这片承载着孔子诞生与儒家文化起源的土地,拥有着一张别具一格的“文化名片”。近年来,济宁市通过孔子文化节推动文明交流,提升城市吸引力,通过旅游项目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深化文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不仅提升了孔子文化节的层次和影响力,还举办了诸如公祭孔子大典、云祭孔、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活动,为中外文明交流搭建了桥梁。同时,济宁市还成功承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等国际人文交流盛会,进一步拓展了“孔子的世界”的国际影响力。
◉ 文化活动与影响力
市推出多样化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传承与消费的增长。依托孔子文化节,济宁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团队,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编制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规划,强化资源整合,推出新的旅游场景和沉浸式体验项目,如明故城夜游、尼山圣境夜游等。同时,通过跨界融合,打造了“跟着孔子去研学”的精品线路,推出《金声玉振》《又见太白》等演艺精品,举办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如济宁美食联赛、马拉松比赛等,有效带动了消费增长。
今年秋季,特别策划了敬师礼预热活动,全市千万师生热情参与,以乐颂师、以礼敬师,进一步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03
孔子教育奖的发展与成就
◉ 奖项历史与影响
孔子教育奖在过去20年中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鼓励教育公平与全球教育发展。在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次大会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那就是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这个奖项不仅是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首个国际奖项,更是专门用于表彰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农村教育和扫盲教育,以及妇女儿童教育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 未来发展规划
山东计划深化全球教育合作,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教育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应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数字鸿沟等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山东将秉承共赢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智慧,进一步彰显其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推动全球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感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