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昌邑区专场实录

10月22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昌邑区专场,昌邑区委副书记、区长伊同强,昌邑区副区长张宇,昌邑区副区长周彬,昌邑区副区长安利民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抢抓机遇 笃定意志 细化路径 创新实干

奋力谱写昌邑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昌邑区专场实录

昌邑区委副书记、区长 伊同强:

年初以来,昌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三年站排头、实现新突破”目标,以“五强五提”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我们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聚力突破:

一是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全省首条熔融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单丝生产线启动建设,老爷岭年产15万吨精制米等重点项目投产运营。百年东市升级改造基本完成,东关市坊开街运营,全民歌手展演系列活动广受关注,街区客流量实现3倍增长。完成“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拟定19个重大课题,谋划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9个,实现投资近200亿元。

二是深化改革全面拓展。开发区改革初见成效,实施7个5000万以上重大项目,占全区比重超20%。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明显,昌华公司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压减支出1300余万元。19 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网上可办,办理时限压缩78.7%,“服务企业码”实现全覆盖,办结率居城区首位。涉企执法从轻减轻免罚案件比例提升至91%。

三是城市面貌提速焕新。53个老旧小区同步改造,纸业路全线贯通。深入实施“绿美江城”行动,累计栽植树木2800余株,新增城区绿地2000平方米。2个“百村提升”项目稳步推进,和平街周边治理成效明显。以“新老划断”方式,积极推进南昌路北改造项目建设,计划年内交房入住。

四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累计接办民生诉求工单5.6万件,办结率99.9%,综合受办情况位居全市前列。定制化打造桃源路港湾式零工驿站,受到群众好评。教育集团增至7个,实现全域覆盖,6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国家推荐标准。区史馆等一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决策部署,淬炼团结、奋进、实干、担当的“昌邑精神”,抢抓机遇、笃定意志、细化路径、创新实干,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江城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以现代产业体系夯筑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 工业方面,发挥都市工业产业园载体作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基地等一批新型工业化项目年内竣工投产。推动膳蔻食品加工基地投用,争创全省食用菌研发加工领域建设标准新高。加速推进集中式风力发电,推动风电“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 消费方面,开展消费场景提质、消费扩围惠民、城市商圈升级、农村消费挖潜四大行动,引导冰雪“游客下山”,活跃全区消费市场热度。构建百年东市三位一体产业链,着力发展24小时餐饮街区、沉浸式小剧场,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加快区史馆、人参鉴定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投资方面,抓实签约备案、手续审批、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等关键环节,推动9个既定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维持投资活跃主动局面。绘制产业链现状图和区域分布图,紧盯北上广深等产业集聚城市,借助吉浙对口合作契机,争取更多优质企业布局昌邑。

以乡村全面振兴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土地延包工作,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等机制,2028年前逐步把5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在26.5万吨阶段性水平上继续寻求突破。 壮大现代农业产业,深化与农发集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稻米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建设,加速打造7.5万亩规模化水稻种植基地,高标准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释放农产品外销仓储物流及销售服务平台优势作用,打造辐射长吉两市的农产品交易流转枢纽。

以增进民生福祉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做到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 满足群众多元需求,高质量完成年度民生实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快推动22所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战略,分区域打造口腔、检验、电诊等特色,提高基层首诊率。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建设,开展好“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高质量打造非遗项目5个以上。 解扣历史遗留问题,对6个“半拉子”工程和“烂尾楼”项目、19户“双停”企业穿透施策、挂图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不把历史问题再留给未来。以群众需求导向高质量推进53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实施城区排水设施综合改造工程。启动实施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提升五年计划,多维度、全方位推进物业“靠谱”指数综合评定。

昌邑的全面振兴,离不开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知重负重、唯实唯勤,担当奋进、攻坚克难,奋力开创昌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城日报:请问伊同强区长,今年昌邑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体取得了哪些成绩?

昌邑区委副书记、区长 伊同强:

年初以来,昌邑区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笃行实干、攻坚克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上半年,我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城市化地区综合排名位居前列,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向好发展态势。

一是农业生产态势良好。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圆满完成春耕生产任务,粮食播种面积达47.85万亩。精准有效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5.2万亩。“金融支牧”卓有成效,协调贷款1250余万元,惠及养殖户64个。一产经济健康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26.5%、14.9%、2.3%、8.6%,重点农产品稳产保供,生猪、肉牛、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出栏量分别增长4.4%、6.9%和44.9%。

二是工业经济量稳质升。以“九解一协调”“企业知心人”等助企纾困活动为载体,持续强化存量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吉林炭素等重点企业运行平稳,规上工业增加值领跑城区;坚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转型进程,新星珑泽等4户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老爷岭优质粮食补短板强弱项改造提升项目获批省“智改数转”奖补资金,创大彩印纸制品包装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节能增效等2个项目申请纳入省“智改数转”储备库。枋德新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郡睿科技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等一批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

三是第三产业繁荣活跃。东市升级改造基本完成,45户商铺签约入驻,东关市坊盛大开街,百年商脉再焕新姿;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鼓励各大商业载体开展促销活动158次;现代服务业量质双优,行业指标总量和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文旅产业多元化发展,曾通雾凇岛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5%,百年东市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文庙博物馆参加全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优秀案例遴选。

下一步,昌邑区将全力以赴稳定农林牧渔业发展,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培育壮大高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工业转型步伐;鼓励万达等综合商超开展大型促销活动,挖掘居民消费,提振大宗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持续做好小微企业培优育强,增添经济发展后劲。我们将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发力,牢记人民之托,勇担发展之责,奋力谱写昌邑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吉林日报:近年来昌邑区现代农业发展显著,请问张宇副区长,今年昌邑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特色亮点?

“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昌邑区专场实录

昌邑区副区长 张宇:

近年来,昌邑区委、区政府锚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格局目标,整合资源、系统推进,重点在三方面攻坚发力。

一是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以科技赋能打造现代农业基础保障标杆。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开展粳稻品种选育攻关,培育抗逆性强、品质优的专属品种,从源头提升粮食质量。深入实施“好米变名米”品牌提升战略,推动“老爷岭”“大荒地”等本土优质大米走向全国市场,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确保2028年底实现54万亩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严格守住耕地目标底线,强化应急和管理保障体系,高效落实各类补贴和保险政策,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粮食产量稳定在26.5万吨以上。

二是打造联盟经营“强引擎”,以国家级平台引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引进国家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老爷岭”集团及多家专业合作社入驻昌邑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联动、农户积极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园区内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和绿色有机水稻认证面积均处于地区领先水平。推动农业企业与域内左家特研所、市农科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大院大所”的深度合作,围绕“种子选育—水稻种植—大米加工—营销物流—科技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发力。谋划建设智能仓储物流、稻米质量检测中心、可视化监测平台等核心配套项目,完善产业服务增值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效能整体跃升。聚焦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实施绿色生产方式,带动周边区域稻米产业在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品牌建设等方面同步提升,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

三是拓展农业价值“新空间”,以业态创新激活乡村振兴新格局。围绕休闲养生温泉项目,配套建设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推出“观稻田美景、享温泉康养、品农家风味”的特色体验。依托泽丰采摘园沉浸式田间采摘、左家镇黄花村农事体验等,打造“科研 +旅游”网红打卡地。通过打造多元化业态场景,将田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创造丰富的就业岗位,推动农民从传统耕作向旅游服务、项目运营等领域拓展,共享产业红利,切实提升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下一步,昌邑区将继续坚持 “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打好“特色牌”、做大“土字号”,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发展,努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昌邑力量。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请问周彬副区长,围绕即将到来的新雪季,昌邑区将如何利用好域内丰富的文旅资源,促进新雪季文旅消费发展?

“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昌邑区专场实录

昌邑区副区长 周彬:

金秋正浓,燃冬待启。面对即将到来的新雪季,昌邑区将以更加丰富多样的文旅产品、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热情周到的保障服务,让更多人感受到昌邑作为主城区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为擦亮城市名片作出贡献。

一是抓文旅项目提质,满足文旅消费新需求。按照续建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的工作思路,滚动实施全区重点文旅项目17个。“禽戏东江”长白岛湿地公园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已完成,正在进一步丰富园区业态,今年游客接待量有望呈翻倍增长的新态势;风筝岛望龙台已正式对外开放,一举将松花江的开阔江面与龙潭山“游龙盘踞”的山势全景收入视野,这“一线牵江天,龙蟠碧峰巅”的震撼画面被争相打卡;松江东路景观带“雾凇江畔C位观景智慧舱”、桦皮厂旅居康养特色温泉乐享带、老工业遗址巨兽主题街区等重点谋划项目正在与目标企业紧密对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新潜能正在被不断挖掘。

二是突出体旅融合,点燃全民冰雪热情。持续开展“冠军教练带你上冰雪”活动,全雪季免费为市民和广大游客提供专业冰上运动授课体验;在沿江景观带丰富坐冰车、抽冰猴、滑雪圈等娱乐性强的冰雪运动项目,打造以奥运冠军教练员独家指导为带动,以群众戏雪游乐互动参与为烘托的昌邑冰雪运动新格局。

三是提升商旅融合,释放冰雪促销热能。以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契机,加快建设财富、万达等活力商圈,不断丰富东滩街民俗风情街、金地里里韶华万金等街区文旅消费场景。加快推进百年东市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提升街区软硬环境,力争年底前实现全省文旅商品大市场、闯关东展馆、吉林市人参检测基地等项目全部落位,在这个雪季里全力打造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在此,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们走进昌邑。这里,既有漫山遍野的玉树琼枝,也有雾气蒸腾的温泉胜地;既有古老传统的雄鹰盘旋,也有禽戏冬江的生动景致;既有历史厚重的工业遗产,更有多元丰富的民俗文化,我们将在这个雪季里热情满满地恭候您的到来!

江城晚报:请问安利民副区长,今年昌邑区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计划开展哪些工作?

“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昌邑区专场实录

昌邑区副区长 安利民:

年初以来,昌邑区聚焦民生关切,在城市建设和治理领域持续发力,通过扎实推进重点项目、深化城市更新、优化市容环境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城区功能品质和居民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

一、聚焦民生改善,筑牢安居宜居基础。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攻坚 “逾期未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南昌路北改造项目年底前实现回迁安置,切实保障被征收群众合法权益。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深入推进。今年改造老旧小区53个,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累计入户走访4.26万户,召开民意座谈会,创新“一区一策”。对和平街等点位进行精准改造,居民满意度持续攀升。

二、深化城市更新,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实施城区排水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纸业路全线贯通,实现域内“断头路”全面清零。维修道路超1.38万平方米,疏通污水井2600余口,保障城市“血脉”畅通。完成四川街、博达路等街路绿化提升,新增小微绿地,打造景观路,城区环境更加亮丽宜居。通过拆除或优化为通透式围栏,累计释放闲置土地面积23.13万平方米,部分地块已建成公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改善城市视觉环境。

三、强化精细治理,优化市容环境秩序。坚持整治与规范并重,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常态化迈进。环境卫生实行24小时循环保洁,垃圾清运、冬季清雪及时高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侵占停车位、建筑垃圾、违法建设、餐饮油烟、野广告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尤其是虹园市场、财富广场周边等城市顽疾得到根治。依法取缔占道经营3269处、拆除违法建筑915处,清理各类障碍物1680处,城市面貌更加整洁有序。

下一步,昌邑区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继续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深化城市更新。明年,昌邑区将改造老旧小区68个,持续回应群众关切,进一步完善“建管结合”长效机制。 二是优化提升城区环境。进一步加强绿化养护,深入打造示范街区、精品街路,常态化开展市政设施小修小补和环境卫生保洁。 三是强化民生服务保障。全力推进泽信依山郡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供热领域问题排查、整治。 四是攻坚化解遗留问题。完成南昌路北等项目建设及居民回迁安置。全力推进域内资产盘活。

昌邑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努力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杨文姬

初审:田雨石

复审:张亦弛

终审:肖模喜